白癜风能传染吗一边在治理
一边继续炸
黄石开山塘口何时不再疯狂?
东楚黄石新闻(东楚晚报)
“黄石的山,不能再采石头了,尤其是城区的和居民区周围的,既破坏山水景观又影响环境。”市民程先生昨日致电本报热线,称上周末外地朋友到黄石来玩,看到黄石许多山都有巨大的缺口,大煞风景。他和朋友们几乎是痛心疾首地呼吁:破坏山体表面开山采石,应立即停止。
让程先生痛心疾首的,是散布在分布黄石城区周边山脉大大小小的开山塘口,数量多达一百多个。
采石场还在制造新“伤疤”
从团城山穿过李家坊隧道,就进入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眼前视野开阔,崭新的厂房、大楼、商用住宅从道路两旁钻出,一派生机。往左看,是绵延的黄荆山山脉,这里就有市民看着扎眼的开山塘口。
昨日下午3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家湾,道路上满是碎石子,摩托车骑行而过时需减速慢行,两辆载满石子的卡车,摇摇晃晃沿着碎石路,从山脚开出来。卡车的背后,是两处巨大的开山塘口,从泥土的颜色来看是新形成的,山体上还不断冒出白烟,似乎刚刚才炸过山。
“这里有两三家采石场,采了几个月了。”舒师傅是四棵人,在开发区里做绿化,他说,采石场的卡车很容易抛洒,常常开一路石子就洒一路。
江浙沿海一带已停止开山采石
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出来,驶入106国道,从下陆到铁山一带,是开山塘口的密集处。
沿着这条路行车,每隔一两分钟便可看到一处开山塘口,藏在低矮的房屋、树木身后,像是一张张巨大的嘴。沿着这些开山塘口所存在的,是一些小规模的采石加工厂、水泥厂、建材厂。
在下陆路段,见到数家上面写着“大理石”、“拉丝钻”、“水泥”等字样的招牌,立在路边,背后的开山塘口,就是他们的厂房。
这些临山而建的开山塘口,前厂、后山,取材料很简单,在山体表面埋上雷管、“轰隆”一声巨响,垮下来的石头就是原材料了,就地取材。
“黄石的石头密度、硬度大,十分适合做房子、铺路以及制作水泥,所以销路一直很好。”一位建材老板告诉,现在江浙一带已经停止开山采石了,所以那边的市场就更好了。
就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让黄石留下一个又一个开山塘口。
我市曾启动15个复垦计划
东起西塞山区建华总厂,西至下陆区谈山隧道,黄荆山北麓共有15个开山塘口。2009年10月,黄荆山北麓开山塘口生态修复工作全面启动。
“这些开山塘口均是采石造成的,以前在黄荆山北麓一带有数十家采石场,大多是小作坊,采石方式很原始,完全靠炸。”知情人士表示,2000年3月,黄荆山北麓23家采石场被陆续关停。
数据显示,经过“掠夺式”开采,山体被挖得遍体鳞伤,黄荆山北麓山体破坏面积达52万余平方米,每年流失约4万吨泥沙,并且没有了植被的“保护”,每逢雨雪天气,大部分从山体上流下的泥浆流入了湖泊,加剧了对磁湖的污染。
2009年10月,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关于开展黄荆山北麓开山塘口生态修复工作”的会议,15个开山塘口的生态修复工作“承包”给15个责任单位。“目前,从实践来看,效果最好的治理方式是飘板。”市环保局负责治理7号开山塘口,该治理项目的负责人梅国平表示,经过几年的治理,如今成效初显,原本裸露在外的、怪石嶙峋的开山塘口,如今基本被绿色植物或者泥土所覆盖。
开山塘口,是历史遗留问题,先有厂矿后有城市的黄石,早已度过了那个牺牲环境求发展的阶段。来自市国土部门的资料显示:全市现有矿山企业中,大中型矿山仅占6.16%,采石场占62.5%,其中环大冶湖开发建设区域分布的采石场中18家均为县级发证,矿山分布多、小、散,布局不优;全市正在使用和已废弃矿区面积达32.65万亩,受影响面积91.54万亩,造成地表和植被破坏2075处,破坏农田1.48万亩,粉尘污染严重矿区降尘量月均值达23.26吨/km2,昔日绿水青山变得千疮百孔。
早已甩掉“光灰城市”帽子的黄石,正大步迈向生态城市。那么,还允许这些触目惊心的“伤疤”,再继续吞噬我们的城市山水吗?
今起,本报推出“疯狂的塘口”系列报道,希望这些“伤疤”不再继续蔓延,让城市少些伤痛。如果你发现哪里有新的开山塘口,或者开山塘口给你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欢迎拨打电话举报:6537777,13872108545(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