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应酬、请客吃饭,无论是什么时候,酒都是餐桌上的必备品,于是在一些重要场合,无论你会不会喝,都会被别人叫上喝一杯,甚至不喝就是不给面子。
所以,有人就算不会喝酒也硬着头皮喝下去,“不得不”喝酒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酒伤身”!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又少之又少。其实偶尔小酌一杯,不仅不会伤身还能养生,但是酗酒是万万不可的!酒精的危害相信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对肝脏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要健康喝酒,三个禁忌要知道,特别是长期喝酒者!
第一个,忌酒前用药
一般服用了药物后的人喝酒就要特别注意了,此时不建议再喝酒。酒精跟药物的混合使用不仅不安全,甚至是致命的。
药物跟酒精都是通过肝脏才能代谢掉,两边相互作用,轻则酒精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重则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甚至猝死也有可能。
这并不是在吓唬你,据研究调查,因为药物后喝酒或是酒后服药而导致死亡的人,不在其数。特别是服用感冒药之后,极容易引起中毒、呼吸困难等症状。
第二个,忌酒里掺饮料
相信很多人都尝试过往酒里面掺一些饮料,比如雪碧、可乐等。这样做刺激是挺刺激了,但是却最伤身体。
还有不少人认为这样做会使酒精浓度降低,喝起酒来就无所顾忌。殊不知可乐雪碧这些类型的碳酸饮料里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经常把饮料掺在酒里,会使身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使酒精的吸收更快。
所以这种酒只会让人越喝越多,等到你察觉了,那时候其实你已经喝太多酒了,严重危害到肝脏的健康。
第三个,忌空腹喝酒
喝酒前什么食物都不吃,这时候的肠胃本来就处于一个饥饿的状态,胃酸分泌过多,肠胃蠕动加快。
若是此时就喝酒,特别是喝高浓度数的酒,会加速酒精的吸收,让你越喝越多。甚至对胃粘膜造成强烈刺激,进而影响肠胃消化,造成胃部不适、反酸水、恶心等症状,发生急性胃炎。
所以,喝酒前最好是吃一些暖胃的食物,垫一下肚子,避免酒精对胃部造成的刺激加大,进而影响到肝脏的排毒。
酒后不伤肝,做到一饮、二食、三按!
一、饮
茶,能解毒。古时候医药没现在发达,神农尝百草这个典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从这个典故就可以看出来茶具有解毒消炎的功效,以茶解毒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淡茶温软,温香怡人。喝茶最好是喝些淡茶水,千万不要喝浓茶,或者也可以用些具有护肝效果的中草植物泡水喝,比一般的茶水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最适合养肝的水——红金梅甘葛茶
动手做一做红金梅甘葛茶:
1、将所需的食材(蒲公英,葛根,苦荞,玫瑰茄,菊苣,白茅根)洗净,沥干水分、晒干、备用。
2、将晒干的材料按比例制成茶包。
3、每天取一包放入杯中,注入沸水,盖上杯盖。等约5分钟后,即可饮用。
坚持每天2~3杯茶,有助于促进肝脏排毒,养护肝脏功能。
二、食
养肝的食物有很多,包括墨绿色的蔬菜、五颜六色的水果等,这些深颜色的食物所含的维生素、胡萝卜素更高。
可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纤维素,及时补充营养供给肝脏,把毒素代谢掉,对肝脏的修复更有用。其实只要运用得好,什么食物都可以起到养肝的功效。
1、番茄
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多种营养素,无论是生吃还是熟吃,不可否认番茄的营养价值都很高。研究调查出,番茄还有抗癌、延缓衰老的作用。
长期坚持每日食用一个番茄,可以清热解毒,保护肝细胞的损坏,对肝病患者有大大的益处。
2、胡萝卜
养肝的食物首选就是胡萝卜。为什么这么说呢?相信大家都知道,维生素A具有养肝明目的效果,而胡萝卜很有营养,富含胡萝卜素,颜色越深的蔬菜瓜果,所含的胡萝卜素越丰富。
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在酶的作用下,大部分的胡萝卜素会转化成维生素A,所以肝炎病患要经常食用胡萝卜从而补充胡萝卜素。
三、按
我们的全身都遍布穴位,每个经络相连,五脏六腑也对应相对的穴位,肝脏也有相应的养肝穴,比如大墩穴、行间穴、经常按压养肝穴,会起到排肝毒、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1、大墩穴
位置: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做法:用大拇指按揉大墩穴,分别按压该穴位15分钟,双手感至穴位处微微发热即可。另外,按摩前最好先泡泡脚,促进双脚的血液循环通畅,此时按摩大墩穴才事半功倍。
2、章门穴
位置:在人体的肋骨边缘处。有一个简单方法可以找出章门穴,就是把手贴在脸上,手肘处贴近身体,手肘那处就是章门穴附近。
做法:每次用手指按压章门穴,按一下停留几秒,以此类推,重复25次,时长5~6分钟即可。刚开始按压可能会产生痛感,随着按压次数增多,会恢复正常。
功效:按压此穴位可以起到清肝火,补脾胃的作用。
3、行间穴
位置:在足背侧,大拇指跟第二趾合拢,处于两脚趾之间凹陷处。
做法:找准穴位处,双脚合拢,手指从左往右慢慢按揉,揉至指间发热即可。通常按揉15分钟最好,经常按压此穴可以起到帮助肝脏排毒,清肝明目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