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小板减少症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kycg/160210/4769980.html

(10)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牛腿骨适量。制用法取鲜牛腿骨1根(勿用病牛骨),不加油盐,炖汤喝,一般2天服完。疗效笔者用上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最低时只有3万的患者,经服药后,血小板上升至14万。生黄芪、海螵蛸各50g,*参、白茅根各30g,生地、丹皮各25g,白芍、茜草、侧柏炭各20g,蒲黄炭、血余炭、藕炭、槐花各15g。制用法将上药每日煎服2次。剂量可根据病情灵活运用,但黄芪、海螵蛸、*参、白茅根的用量须多于他药。若热盛,槐花宜生用。出血较甚,茜草、槐花均改为炭,侧柏炭改为生侧柏。据现代药理分析,侧柏炭的止血作用不及生药。除服中药外,另配合维生素C每日静注两次,每次mg。治疗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数、出凝血时间和血块24小时收缩情况。疗效用上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4例,其中痊愈10例,显效3例,无效1例。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最短者为5天,最长者为46天,平均20.5天。当归、仙鹤草、生地榆、制首乌、黄芪各35g,制商陆、*参、山萸肉、大熟地、紫丹参各20g,玄参、阿胶、黄精各15g,生甘草6g。加减若偏气虚者,加大枣5枚,茯苓10g;若偏阴虚者,去*参,加知母、鳖甲各15g;若偏脾肾虚寒者,去玄参,加补骨脂、菟丝子、熟附子各10g;若脾脏肿大者,加失笑散。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75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其中痊愈64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2例。痊愈者经2年随访,均未见复发。紫癜冲剂(含炙大黄、桃仁、甘草、仙鹤草各15g,黄芪25g,当归20g。每包10g)。制用法用紫癜冲剂1包1日3次口服,儿童减半。一般用3个月为宜。疗效用上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8例,其中基本治愈12例,良效51例,进步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87%。治疗后血小板明显升高(P0.01)。川芎、当归、丹参、阿胶(烊化)、仙茅、淫羊藿各10g,白芍、太子参、首乌各15g,熟地12g,炙黄芪、鸡血藤各30g。加减血热者,加丹皮、栀子;便血者,加地榆、槐花;阴虚火旺者,加仙茅、淫羊藿减量,加龟板、旱莲草;气虚者,黄芪、太子参增量;阳虚甚者,加菟丝子、巴戟天。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齿龈出血甚者,用五倍子20g,水煎取浓缩液,漱口。停用其他药。禁烟酒及辛辣之品。疗效用上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其中痊愈28例,显效10例,有效、无效各2例,总有效率为95.24%。(11)过敏性紫癜丹皮、桃仁各10g,丹参、虎杖、黄芪各30g,红花12g,当归15g,甘草10~15g。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咽部红肿加银花30g,连翘12g。疗效用上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12例,临床治愈9例,显效2例,中途停治1例。服药少者11剂,多者40剂,平均18剂。有的辅以维生素C。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副作用。蝉蜕30~50g,丹参、生地黄、白鲜皮各20~30g,茜草、仙鹤草、益母草各10~15g,防风、地龙、荆芥、牛膝各10~12g,大枣5~10枚,甘草6~10g。加减若心烦者,加川黄连、麦冬、木通各10~15g;若腹痛者,加木香、元胡各6~10g;若血尿者,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各10~15g;若便血者,加槐花、地榆各10~12g。制用法将上药水煎,分2~3次口服,每日1剂。半个月为1个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89例,经服药2~4个疗程后,其中治愈8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黄芪30~50g,太子参、当归、丹参各20~30g,桃仁、红花、牛膝、生地黄各10~15g,茜草、紫草各10~12g,生甘草5~10g。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疗效用本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42例,经用药2~3个疗程后,其中临床痊愈35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1例。当归、生地、红花各10g,桃仁、防风、僵蚕各12g,赤芍、枳壳、川芎、甘草各6g,柴胡3g。本方亦可随证加减。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疗效用上药治疗过敏性紫癜24例,其中治愈19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3%。水牛角片60g,羚羊角片15~30g,赤芍、连翘各15g,生地、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45g,桃仁、丹皮、川芎各9g,红花6g,地肤子、蝉蜕各12g,桑白皮30~60g。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症状消失后停用,用排骨、骨髓等炖汤服。疗效用上药治疗过敏性紫癜64例,其中临床治愈56例,好转、无效各4例,总有效率为93.7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专家程少为 http://m.39.net/pf/a_8498648.html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疾病。

本病成因多为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等。

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黏膜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

本病相当于中医血证范畴。

治宜止血散瘀为根本。

目录

一、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血小板减少症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四、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益气补肾活血汤

来源:《中西医结合杂志》(,1:14)。

主治: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组成:生地,当归,赤芍,茜草各9g,补骨脂,炙黄芪,菟丝子各12g,鸡血藤30g,大枣15g,生大黄6~9g(后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病愈后再巩固1个月。

加减:

病情重,加水牛角30g,三七粉2g(冲服);

鼻衄,加白茅根30g;

阴虚内热,加玄参、炙鳖甲、炙龟版各9g;

神疲乏力、舌质淡,加*参、仙灵脾各9g。

验案: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人参研究》(,1:14):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5个月至11岁;临床表现皮肤黏膜有瘀点或瘀斑者36例,鼻衄28例,便血5例,牙龈出血4例,皮下血肿1例;家族中父或母有血小板减少症者5例。结果:治愈(出血消失,血小板大于×10?/L,持续2个月以上无复发)24例,占58.54%;恢复(出血消失,血小板大于x10?/L,观察尚不足2个月)6例,占14.63%;好转(出血消失或好转,血小板大于20×10?/L,但未达到x10?/L)10例,占24.39%;无效仅1例,占2.44%。疗程1.3~22个月,平均5.03个月。

二、血小板减少症

1.维血宁

来源:《部颁标准》。

本方制成冲剂,名“维血宁冲剂”。

功用:补血活血,清热凉血。

主治:血小板、白血球减少症,并可作一般性贫血的补血健身剂。

组成:虎杖g,白芍(炒)71.8g,仙鹤草.8g,地黄g,鸡血藤.8g,熟地黄g,墨旱莲43.2g,太子参57.6g。

用法:制成糖浆,密封,置阴凉处。口服,每次25~30ml,1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2.仙枣汤

来源:《重庆中医药杂志》(,3:6)。

主治:血小板减少症。

组成:仙鹤草50g,大枣30g,丹皮15g,白茅根30g,鸡血藤30g,黄芪30g,甘草6g。

用法:每日l剂,水煎服,6剂为1个疗程。

加减:

血热者,加蒲公英、黄芩;

阴虚者,加生地、甘草;

夹瘀者,加丹参、三七;

气血虚甚者,加*参或红参、当归;

阳虚,加肉桂、附片、补骨脂。

验案:血小板减少症《重庆中医药杂志》(,3:6):以本方治疗血小板减少症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3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12天。结果:除2例因血小板过低,出血较多,给予输血及其他西药治疗为无效外,其余32例均有效。有效病例服药1周后进行血小板复查,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19例升至10万/mm3以上。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芍药地黄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

功用:

1.《外台秘要》引《小品方》:消化瘀血。

2.《方剂学》: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1.《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之,内瘀有蓄血,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

2.《景岳全书》引《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劳心动火,热入血室,吐血衄血,发狂发黄,小儿疮痘血热。

组成:芍药三分,地黄半斤,丹皮一两,犀角屑一两。

用法:上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加减:有热如狂者,加黄芩二两。

验案: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杂志》(,11:12):以犀角地黄汤为主,

热盛者,配合紫雪丹或羚羊角;

出血较多,加参三七粉、云南白药及十灰散等;

后期出血减少,出现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内热症状者,酌加龟甲、阿胶、旱莲草、女贞子、麦冬等;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结果:服用此汤后,多见出血症状首先停止,出血时间缩短,血小板数上升,血块收缩随之改善。

2.过敏性紫癜《中国医药学报》(,3:77):以本方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57例,并设对照组43例,治疗用一般钙剂、镇静剂和维生素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治愈52例,占91.22%,好转4例,占7.02%,无效1例,占1.76%;对照组治愈28例,占65.12%,好转12例,占27.9%,无效3例,占6.98%。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

宜忌:

1.《普济方》:体衰弱不宜用。

2.《医贯》:若阴虚火动吐血与咳咯者,可以借用成功;若阴虚劳力及脾胃虚者,俱不宜。

2.理血养肝健脾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补血滋肾,养肝健脾,益气补中。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皮肤和黏膜出血为主证。

组成:当归12克,白芍15克,生地20克,丹皮12克,阿胶9克,旱莲草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加减:

如儿童稍受时邪则易内热蕴藏,迫血妄行,本方去白术、茯苓,加犀角、银花、连翘;

男性中青年多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每伴鼻衄、齿龈出血,治疗宜滋阴降火,导热下行,本方去白术,加川牛膝,白茅根、小蓟等;

中青年女性多肝郁化热,失其藏血和调节血量的能力,而易发生本病,多伴性情急躁,脉象弦数,若血上溢则鼻衄、齿龈出血,血下溢则使月经过多,可加炒栀子、柴胡等;

如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失其主血和统血能力而发生本病,不论男女老幼,病程日久,都可出现气血两虚,可伴心悸健忘,倦怠纳减,失眠等症,治宜重补气血,本方减去丹皮、旱莲草、生地,加熟地、黄芪、*参、远志、炒枣仁、桂圆肉、龙骨、牡蛎等。

3.血康口服液

来源:《新药转正标准》。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皮肤紫斑;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组成:肿节风(浸膏粉)。

用法:上药制成口服液,每支10ml。口服,每次10~20ml,1日3~4次,小儿酌减,可连服1个月。

宜忌:服药后个别病人如有轻度恶心、嗜睡现象,继续服药后可自行消失。

4.血宁片

来源:《部颁标准》。

本方制成冲剂,名“血宁冲剂”;制成胶囊,名“血宁胶囊”;制成糖浆,名“血宁糖浆”。

功用:止血。

主治: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及其他内脏出血等。

组成:落花生种皮的浸膏。

用法:制成糖衣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10g,密封。口服,每次4~6片,1日3次,儿童酌减。

四、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赤小豆花生汤

来源:《江西中医药》(,6:43)。

主治: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组成:赤小豆(赤饭豆)5g,带衣花生仁30g,冰糖20g。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隔水炖至豆熟烂,吃渣喝汤。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

验案: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江西中医药》(,6:43):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男17例,女33例;年龄12~65岁。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者)16例,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以及临床症状减轻而且血小板计数已有上升者)30例,无效(临床症状和血小板计数均未改变者)4例;总有效率为92%。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地点为亚美尼亚。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