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热解表利尿凉血药白茅根 [复制链接]

1#

白茅根

白茅根是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也是一种中药材,它多在春天和秋天时采收,采收以后晒干,去掉须根,捆成小把,就是中药白茅根。

白茅根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甜。

白茅根:洗净,微润,切段,干燥,除去碎屑。

甘,寒。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导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益药、固涩药、外用药。

白茅根的药用价值与功效

1、白茅根的药用价值

白茅根具有活血散结和通经下乳等多种功效,平时多用于人类血瘀经闭和风湿骨痛以及乳汁不通和痈肿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白茅根能治血尿,白茅根对人类的血尿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平时治疗时可以取鲜茅根六十克,小蓟三十克,车前草三十克,把它们一起加清水煎制服用就可以。

2、白茅根能治内伤出血

白茅根能止血,特别是对人类的内伤出血治疗作用明显,平时治疗时可以取白茅根60克,马兰根三十克,再取白糖十五克,先把准备好的中药材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取出药液,加入白糖调匀直接服用就可以。

3、白茅根能治肺结核

白茅根能治人类的肺结核对肺结核引起的吐血治疗特别明显,平时治疗时需要鲜白茅根六十克,藕节炭十五克,栀子炭十五克,仙鹤根十五克,侧柏叶二十克,把它们放在一起加清水煎制,然后服用,每天一次,连用一段时间就能让肺结核的症状明显好转。

1.《本经》:主劳伤虚赢,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2.《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3.《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4.《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妇人崩漏下血。

5.《纲目》: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剂,致伤冲和之气,乌足知此哉?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6.《本经逢原》:白茅根,《本经》主治劳伤虚赢者,以甘寒能滋虚热,而无伤犯胃气之虞也。言补中益气,胃热去而中气复,是指客邪入伤中州,渐成虚赢而言,非劳伤本病所宜。治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

7.《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

8.《本草经疏》:劳伤虚赢,必内热,茅根甘能补脾,甘则虽寒而不犯胃。甘寒能除内热,故主劳伤虚赢。益脾所以补中,除热所以益气,甘能益血,血热则瘀,瘀则闭,闭则寒热作矣,寒凉血,甘益血,热去则血和,和则瘀消而闭通,通则寒热自止也。小便不利,由于内热也,热解则便自利。淋者,血分虚热所致也,凉血益血,则淋自愈,而肠胃之客热自解,津液生而渴亦止矣。肝藏血而主筋,补血凉肝,则筋坚矣。血热则崩,凉血和血,则崩自愈矣。血热则妄行,溢出上窍为吐、为咯、为鼻衄、齿衄,凉血和血,则诸证自除。益脾补中,利小便,故亦治水肿黄疸,而兼理伤寒哕逆也。

9.《本草求原》: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胃伏热,生肺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

10.《医学衷中参西录》:白茅根必用鲜者,其效方着。春前秋后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时,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验,远胜干者。

11.《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干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哕逆呕吐,肺热气逆喘满。且甘寒而多脂液,虽降逆而异于苦燥,则又止渴生津,而清涤肺胃肠间之伏热,能疗消谷燥渴。又能通淋闭而治溲血下血,并主妇女血热妄行,崩中淋带。又通利小水,泄热结之水肿,导瘀热之黄疸,皆甘寒通泄之实效。然其甘寒之力,清泄肺胃,尤有专长,凡齿痛龈肿,牙疳口舌诸疮,及肺热郁窒之咽痛腐烂诸证,用以佐使,功效最着,而无流弊。

Allen热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