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张东升“一起爬山”更有梗的,是和朱朝阳一起“食糖水”!
▲一大波糖水即将靠近!
每个在高温“桑拿天”里修炼的广东人,都有一份独家避暑“蜜”籍。不论是在爬山的路上,还是在游乐园玩耍的空档……饱受高温煎熬的广东人总能迅速锁定街坊邻里的糖水店,然后低着头默默地“食糖水”!
广东人不说喝糖水,而是“食糖水”。遵循时令、讲究食材配伍的广东人,在祖代数辈的口授相传中,将“熬糖水”一事研究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碗满载食材、不落俗窠的“甜水”,只有在一勺舀起的瞬间,才能暴露其中的重重惊喜,满载的水果、豆谷、根茎、果实、药材……此时恰如“八仙过海”,施展着各自的魅力和本领。
▲芒果西米露。
一碗下肚,不撑不少,“食”到刚刚好。
01豆子的相遇,是对糖水的折服
区别于网红奶茶的年轻热血和红极一时,广东糖水衍生于广府饮食文化中的“老火靓汤”,夏日里的汤水系列不仅能敲启人们的脾胃,也能补充身体在炎热中流失的水份。就着一碗甜润清心的汁水,不知不觉中也就获取了充足的营养。
▲绿豆海带沙。
在糖水的世界中,豆类食材最为常见。脾气再“硬”的豆子,到了糖水面前也得变得沙沙糯糯。要想将坚硬的豆子熬出细嫩顺滑的沙感,广东人有自己的一套实践和理论。
绿豆海带沙,是所有糖水中清心降暑的首选。泡发许久的绿豆正值膨胀,与切成丝的广陈皮一同入锅,经过近一小时的文火熬煮,豆皮开花,出沙细糯,陈皮的馨香也已经渗入汁水。紧接着捞出半浮的绿豆皮,再放入菱形切片的海带,撒上几颗老冰糖,不久便可出锅。
▲绿豆甜汤。
绿豆沙的细腻入口即化,海带软滑富有嚼劲,是海边人家独有的唇齿趣味。但要论绿豆沙的根正苗红,无论如何都少不了几棵臭草,略懂草药的人家,必定明白臭草的到来能驱逐广东人酷夏里湿热难耐的一切煎熬。
要论广东人善用的清凉药膳小食品,龟苓膏必身先士卒,作为年龄上千岁的糖水界“元老”,如今却与广东黑凉粉、潮汕草粿、客家仙人粄、台湾烧仙草一同开起了众人的玩笑。
▲烧仙草。
有绿豆沙的存在,必然就少不了红豆沙的出双入对。陈皮百合红豆沙、红豆圆子汤、莲子红豆羹、酒酿红豆小圆子……无论红豆如何更换搭档,都是女性在一年四季里经久不变的心头好。
同样是浸泡熬煮出沙,年纪稍长的阿婆会在锅中放入一枚瓷勺与红豆“同甘共苦”,据说“修炼”中的红豆在往返途中会被瓷勺“打磨”得更加细滑。而喜爱百合干的老广也常会放入几瓣百合,香馨糯口更满足了对养颜美容的期待,也为“红颜”凭添一丝点缀。
▲莲子红豆沙。
享有丰富物产的广东人,在熬煮糖水的时候总能随心更换食材,加入莲子养心安神,加入小圆子糯口有嚼劲,加入酒酿则多了一些韵味……而不论是色泽还是功效,这一系列的安排都逃不了养颜益气、养血滋补的宿命,此时再投入一块手工熬煮的红糖,冰镇与否都能让身旁人脸上泛起丝丝满足的红光。
不同于红绿豆的高调官宣,黄豆更像是位“田螺姑娘”暗送秋波。有着“南甜北咸”绯闻的豆腐花,来到广府人家便被赠予了一个清新俏丽的名字——“山水豆腐花”。
▲山水豆腐花。
顾名思义,山水豆腐花源自青山绿水间,用新采的山间泉水磨制而成的黄豆浆细腻似白雪,再用纱布层层过滤,最后点入石膏水,凝结而成的豆腐花滑嫩可口,浇上些许冰糖水,甜蜜裹着浓郁豆香沁凉心扉,相比北方咸豆花的洒脱粗犷,山水豆腐花更像是山林间的小仙子。
02广州到顺德,只是一碗双皮奶的距离
不知道有多少广东人会像我一样,曾经专门从广州坐动车到佛山顺德,只为吃上一碗正宗的顺德糖水。而顺德人,却总能在匆匆赶路时,突然转弯,走进一家糖水老店,不急不慢地品上一碗糖水后,再次启程。
▲传统顺德双皮奶。
在顺德糖水榜中,大良双皮奶必定获得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