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0001张锡纯u0001在u00 [复制链接]

1#

张锡纯在治疗发热和水肿时,都偏爱使用一味药——白茅根。

单方一味,治验往事:白茅根治水肿。

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患上水肿病。她的公公是位精通医术的读书人,自己治疗无效后,又请其他医生诊治,同样没有效果。偶然间遇到张锡纯,询问是否有奇方可以救治这危重的病症。张锡纯仔细询问病情后,得知是阴虚有热,小便不畅,便让她用鲜茅根煎浓汁饮用,十天后痊愈。

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媪,也患上水肿病。医生治疗三次都反复发作,再次服用之前的药物也不见效。她的儿子是木匠,想买棺材准备后事。木匠是她的亲戚,转而求张锡纯治疗。张锡纯思考后认为,病症反复发作且后服药无效,一定是病久阴虚生热,导致小便不利。仔细询问病情,果然发现肌肤发热,内心口渴,小便很少。于是让她单用鲜白茅根煎汤,频繁饮用,五天后痊愈。

另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也患上水肿病。她的脉象大致平和,但微微有滑数的迹象。张锡纯让她浓煎鲜茅根汤饮用,几天后病情大为好转。她的儿子来送信,张锡纯嘱咐说:“有件重要的事情,之前竟然忘了。患上这种病的人,终身要忌食牛肉。病愈数十年后,吃了牛肉也可能复发。”没想到她的儿子还没回去,病人已经吃了牛肉,并且自觉病愈,坐在庭院中,又受了风,病症突然反复,全身肿胀,眼睛也因肿胀无法睁开。张锡纯用越婢汤发散,将石膏换成滑石(用越婢汤原方,常有不发汗的情况,若以滑石替换石膏则容易发汗),一剂药下去,病人出汗,小便通畅,肿胀消退。再喝白茅根汤,几天后病愈。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按:

白茅根味甘寒,祛邪而不伤正气,能清热、利尿、逐瘀、止血。现代药理学证明其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因此有人将其用于急性肾炎的治疗。但张锡纯所举的三例都是慢性疑难水肿病,与现代医学中的肾病相似。第一例屡治无效;第二例反复发作,病情缠绵,几近危急;第三例因食牛肉复发,更似肾病。民间有肾病忌食牛羊肉和盐的说法。

张锡纯解释:

“白茅根,味甘,性凉,中空有节,根像芦苇且象征《易经》中的震卦(《易·系辞》震为萑苇),最擅长透发脏腑郁热,使痘疹之毒排出体外。它的根不仅中空,周围爿上还有十二个小孔,整体玲珑,所以善于治疗小便淋涩疼痛、因热导致的小便短少、腹胀身肿。”

张锡纯在治疗发热和水肿时,都喜欢使用鲜白茅根。用法为:挖取鲜白茅根一斤,去净皮与节间小根,细切。用四大碗水煮至一沸,将锅移到炉旁,等十数分钟,如果茅根不沉水底,再煮一沸,汤即成。去渣后温服多半杯,一天服五六次,晚上服两三次,使药力持续,十二个小时内,小便自然通畅。

仔细阅读张锡纯不厌其烦反复说明的煎服法,我们会发现,除了茅根要鲜之外,煎煮一定不能太过,茅根沉入水底即可,这应该是张锡纯的独家心得。另外还需大量频饮,一天一夜要饮近十次,待小便利则愈。

白茅根能利小便、消水肿、止血尿、降血压,确实可以治疗肾病。现代也有用白茅根治肾炎的报道,但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只对急性肾炎有效。不过从张锡纯的医案来看,似乎并非如此。至少上述三例都是陈年旧病,张锡纯就用一味白茅根治愈。

现代人很少这样用,自然也见不到这样的效果。这或许与我们没有严格按照张锡纯的煎服法去做有关。因为在临床中,为求方便,以干茅根代替鲜茅根,用煎药机代替手工煎煮,以至于煎煮过度的做法太普遍了。

方群等人报道了不止一例急性肾炎伴水肿、贫血等病症,采用鲜白茅根治疗,并完全遵循张锡纯的煎服方法。每日取大剂量鲜白茅根克,加水四大碗,缓火煮至一沸,移到炉旁,静候十余分钟,见茅根沉底汤即成,分七八次服用,药汁过夜不用。仅用这一味药治疗急性肾炎,疗效显著。(《中级医刊》年第10期)这说明张锡纯的方法经得起验证和重复。

在当代医家中,万友生先生也善用白茅根治疗水肿。他有验方白茅根汤传世,此方仅三味药:白茅根、薏苡仁、赤小豆。但在具体使用时,常加其他药物或与其他方剂合用。在《万友生医案选》中收有验案多篇,并有万先生的方解。万先生没有强调白茅根要鲜用,自然也没有轻煎的说法,用量一般在30-60克。

提示:文中处方仅供临床中医参考,非专业人士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