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小满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于谷物,雨水渐丰,麦穗初齐,是长势最好的日子。于养生,小满是个转折点,标志着暑天湿热拉开帷幕,人体也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小满过后,养生要有“三防”!小满过后,“暑多挟湿”,这个时候,湿邪往往已经打入人体内部潜伏起来。脾主运湿,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所以,此时养生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健脾祛湿上。中医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西医也认为炎热的天气,体内血流会加快,增加心脏负荷,所以夏季应养护心脏,调适心情,切勿随意动怒,以防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小满,也表示人体内阳气的蓄积还只是小满,并没有到真的满,所以还不能使气机过于外泄,也不能贪凉而伤阳。小满时节,晚上不宜空调开过低、睡凉席、洗冷水澡,这些行为会带来寒湿!若不慎受湿寒,可通过运动或热水澡将湿邪祛除。小满过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小满时,人们易烦躁不安,要调适心情,保持心情舒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此时可多参与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适宜养心的食物有黄瓜、樱桃、西红柿、土豆、海带、鲫鱼、皮皮虾、草鱼和芹菜等,它们都有一个特点:性平,非常适合夏季清火补脾。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体内水分流失多,人体的消化功能变差。单纯靠喝水不足以弥补机体需求,因此要选择多元的补水方法。应季果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不仅能补充人体的水分,还可补充微量元素。
“小满见三鲜”,三鲜指的是樱桃、黄瓜、蒜苔。不过今年相对而言较为干燥、雨少,黄瓜、樱桃多吃无妨,蒜苔最好少吃一些,免得因热生燥。
小满樱桃熟,酸甜可口的樱桃可以益脾养胃、祛风胜湿。《名医别录》中记载,“吃樱桃,令人好颜色,美志”,樱桃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有养颜润肤之效。另外,樱桃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用眼较多者吃一些很好。樱桃除了直接吃,再推荐一款冰糖樱桃饮。樱桃洗净榨汁,调以冰糖当饮料喝,能养胃,对食欲不振、腹泻也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但要注意,樱桃性温,阴虚火旺者应少食。天气渐热,吃黄瓜很解暑。黄瓜性寒凉,水分也特别足,爽快又清热。很多人不吃黄瓜把,嫌弃它口感涩、没水分,其实黄瓜中含有较多的苦味素,尤其是尾部,能降火、开胃,吃的时候可千万别把它扔掉了。另外,黄瓜中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脂肪的吸收,适合减肥人士。小满时节蒜苔上市,有温中下气之效。若由于贪凉而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吃些蒜薹可以起到温补的作用。但注意,有胃炎、胃溃疡或热性体质者不要多吃。荷叶与竹叶一起饮用,有清热解暑、利尿祛湿、清心除烦的作用。取竹叶6克、荷叶15克,碾碎后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后饮用。没有鲜叶可到药店买干叶来制作,同样有效果。这款茶对热证效果明显,如轻度的口苦口渴、晚上睡不好、舌尖发红、口内生疮等症状。除此之外荷叶还有降脂效果,血脂高的人可常喝。夏天的感冒多为热伤风,可将金银花6克、菊花6克放热水瓶中,冲入沸水,盖闷10多分钟,频频饮用,可预防并发散清热,治疗轻度的感冒。这款茶还有清肝明目、解毒利咽的作用,有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功效,但舌苔白的人不宜多喝。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比其他季节要多,有些人会出现口干、出汗多、嗓子疼、越喝越渴的现象。可用白茅根6克、芦根6克煎水喝,可清热生津止渴。这款茶还可以用于润肺,以及衄血、尿血、水肿等症状,对于鼻衄(鼻出血)的人有效果。天热胃液分泌减少,降低了消化能力,加上睡眠不足,损耗津液,大大减弱了食欲,藿香香薷茶可以帮助身体祛湿、醒脾胃。藿香9克,香薷9克放入清水中洗净,然后放入茶壶内,倒入沸水泡10~20分钟即可。这款茶还可治疗轻度的暑湿感冒,有芳香醒脾、解暑祛湿的作用,适用于内有积热、外感寒凉所致暑湿感冒,舌苔厚、头身沉重、感冒着凉者可饮用。足三里取足三里穴时,应当屈膝,在外膝眼向下4横指,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处。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开窍。常用的保健方法是拇指按揉足三里与丰隆穴:用拇指着力于足三里或丰隆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的功效。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压左侧的穴位,反复操作。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最好。按揉时如果感到一种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则为较好的效果。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眉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清肝明目,通络止痛。对缓解头痛、眼睛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有较好效果。两个拇指指腹分别压住左右两个太阳穴。顺时针方向,用力稍强揉15-20圈,方向相反再揉15-20圈。向下转呼气,向上转吸气。注意按揉时把指甲剪短,以防划伤皮肤。▼往期精彩回顾▼◆电器不小心进水,这些动作可以"救过来"◆夏季睡不好,危害比你想象的大!点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注册加入东犁退休俱乐部,享受会员福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