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性肾炎萆薢土茯苓汤治疗慢性肾炎尿 [复制链接]

1#

“尿液”人类新陈代谢必要存在,经过泌尿系统和尿路排出血液中。的液体排泄物。排出的尿液为调节电解质和体内水的平衡及清理代谢物,比如退化变形蛋白质和核苷酸产生的含氮化合物。在医院检查时候我们也知道,尿检是可以揭发出很多的疾病。正常人的尿液大多数是淡黄色液体,但当肾小球的过滤屏障有所损害或改变后,本来是人体内营养物质“蛋白”,就可能会出现在尿液中,当尿中超过50毫克就可以称为“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大于等于3.5g/24小时,则称之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一直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密不可分。肾小球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最里层-内皮细胞层、中间层-基膜层和外层-上皮细胞层。三层细胞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

蛋白尿也分好几种:①肾小球性蛋白尿:也是最常见的。由肾小球过滤膜因炎症、代谢、免疫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增大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清蛋白滤出,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蛋白尿。②肾小管蛋白尿:肾小管受到感染、损伤或继发肾小球疾病,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出现小分子蛋白为主的蛋白尿。③混合性蛋白尿:肾脏发生病变或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④溢出性蛋白尿:因血浆分子质量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过滤,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的蛋白尿。⑤组织性尿蛋白:多是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形成蛋白尿。

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的轻重,肾小球病变患者,尿蛋白不一定少。一些局灶阶段肾炎,气病理损害严重的,每日尿蛋白可能也就只有几克。

、萆薢土茯苓汤

玉米须30g、白茅根30g、萆薢30g、土茯苓30g、鸡内金(碾粉,冲)3g,糯稻根30g、山药30g

此方治疗慢性肾炎尿蛋白,久治不愈,症属肾气不足,湿热下注不清。

2、张志远老中医医案医话

除保中管型方

慢性肾炎,小便管型与蛋白尿久不消失,民间医家孔庆元常用玉米须30g、白茅根30g、草薄30g、土茯苓30g、鸡内金(碾粉,冲)3g,糯稻根30g、山药30g,水煎分3次服,每日剂,消失为止。据老朽临床应用经验,很有效果。

猜你还想看:

治肾炎偏方

肾脏病、尿毒症神效偏方

降肌酐的中草药有哪些

鱼油可以降低尿蛋白和血肌酐、延缓肾衰竭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