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立秋一枕清凉四养三防
TUhjnbcbe - 2024/10/16 15:58:00
白癜风前期症状 https://m.39.net/pf/a_7282164.html
                            

立秋

07

AUTUMMN

.08

秋季开始,收获的季节

年8月7日,进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立秋节气到底如何养生呢?立秋养生,讲究四养三防。

精神调养

立秋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此时养生以“收养”为原则,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秋季早睡,完全符合“收、养”的养生原则。

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食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立秋过后,很多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因此主动或被动地开始贴秋瞟,一些老人更讲究主动贴秋瞟。在此提醒人们,不要急着贴秋瞟。因为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吃肉要适当。尤其是那些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慢性中风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太多肉食。

运动调养

立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防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秋老虎随时虎视眈眈,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懈怠,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为预防中暑,提醒大家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

防燥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重视预防。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

防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提醒大家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初秋也是感染新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初秋的夜晚,很多人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会导致腹泻、头重等。因此,初秋之际,千万注意不要贪凉,注重饮食卫生,情绪稳定。

生地山药粥

鲜生地克、山药8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瓜皮茅根粥

■西瓜翠衣克,白茅根、赤小豆各3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将白茅根煎取汁,西瓜皮削去外面青皮切小块。用白茅根水、西瓜皮、赤小豆和粳米一同煮成粥。

红枣莲子银耳汤

莲肉25克、红枣20克、银耳15克、鸭蛋1个、冰糖适量。

美丽中国建设公众满意度调查

美丽中国

问卷调查

大家一起来参与吧

参与答题者可通过识别

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秋一枕清凉四养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