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总是有许多独特的配料,比如葛根可以在秋冬季采收,它的地下块根营养更丰富,市场上也卖得很好。而且牛大力也是一种独特的配料,在寒冷的冬天天气里很受欢迎,用它做煲汤吃起来味道更好一些,每斤还卖了50元。现在讲的这种植物,它吃起来也很好吃,自古以来就是别具一格的美味,还被皇帝赐名,它就是地参。
第一特征:地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分地下和地下两部分,植株高80-cm,地下为根,其长度约10cm,多呈圆柱形。地参长直立生长,在秋天和冬天落叶,叶片呈椭圆形,长5-8cm,宽3cm,边缘呈圆形锯齿状。叶面呈绿色,柔毛不多,嫩叶可供品尝食用,而地被有泽兰之称,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可供品尝食用。喜在较湿的气候下生长,在每年的6-7月间长势较好一些,能够在秋冬采摘,在江苏、陕西、云南、山东等地较多,可一次栽种、数年收获。通常在超级市场里,如水边、沼泽边等较多见,可在-米的范围内生长。长得很像笋,有人把它叫做地笋。它的干制与冬虫夏草也很相似,而且功效与它相当,因此参本亦称“白虫草”。
第二价值参数的营养成分较多,包括粗脂肪、多糖、软质酸等,矿物质中钙铁锌含量较高,其氨基酸有19种,占2.72%,谷氨酸含量较多。维B2成分含量也很高,达9.87mg/g,具有促进代谢作用。其含量为9.87mg/g,是牛奶的4倍,因此它也是一种著名的高钙蔬菜。以其特有的滋补功效,被乾隆喜爱,赐名“地参”,而研究表明,地参有20多种痕量成分,茎叶晒干后可作为药材使用,功效并不属于冬虫夏草。还可用于保健养生,对皮肤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当然,参叶也可以用来煮茶喝,其味极佳。而且它的根也可以吃,比如把它洗干净,切成长条,然后放在粥里煮熟,这样粥就很好吃了,味道很好。还可以与乌鸡汤混合蒸煮,起到养气的作用,传说慈禧就喜欢喝地参乌鸡汤,从而使自己的容貌娇嫩。在冬季,地参根是一道美味,在春季,则可食嫩叶,煮汤或做馅都可,在冬季,则可把地参根挖出来,或者送到药房,或者用上好的盐腌一下,哪一种食用方法都很好吃。
由于地参价格逐年上涨,许多农民到山林中采摘,以致其数量不断减少,许多人也进行了人工栽培,其繁殖较为简单,以无性繁殖为主,对环境适应性强,在20-25℃的环境条件下就能很好地生长。这些年来,也有不少农民因此而致富,但也不要盲目跟风,否则可能会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