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这一中药材,拥有多个别名,如石苇、金星草等,在中药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属于祛湿药和利尿通淋药范畴,其性味苦、甘,且性寒,能够归入肺经、肾经和膀胱经。石韦的功效广泛,包括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和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淋病、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同时也能缓解痰热咳喘、咯血等肺部问题。此外,它还能治疗外伤出血等问题。在用法上,石韦既可外用适量研末涂敷,也可内服煎汤,每次用量9-5g,或研末服用。值得注意的是,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的全草,包括石韦、庐山石韦等,其全草均可入药。
、石韦治疗痢疾将石韦全草煎煮,加入冰糖调味,饭前服用,此法源于《闽东本草》。
2、石韦缓解淋浊尿血采用石韦、猪鬃草和连钱草各25克,煨水服用,此法记载于《贵州草药》。
3、石韦改善慢性气管炎将石韦、蒲公英、佛耳草和一枝黄花各50克煎煮浓缩,分两次服用,此法选自中医研究院的《攻克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
4、石韦治疗咳嗽取适量石韦去毛后研末,加入槟榔锉末,以生姜汤调服,此法来源于《圣济总录》。
5、石韦应对便前出血将石韦研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每次0克。
6、石韦缓解小便淋痛将石韦和滑石等分为末,每次取一小撮水送服。
7、石韦治疗气热咳嗽采用石韦和槟榔等分为末,姜汤送服,每次0克。
8、石韦治疗其他症状包括崩漏、金疮、清肺气等,均有相关记载。
9、食用方法石韦可煎煮或研末后服用,具体用量和用法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外,石韦还有多种药用功效,如止血、利尿通淋等,广泛应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在食用时,可根据个人情况和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食用方法和用量。请注意,使用中药材时需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
0.石韦散功效:该散剂能够清热利水、活血通淋,适用于膀胱热盛所致的石淋、劳淋、热淋等病症,症状包括小便不利、淋沥频数、胞中满急和脐腹疼痛等。
组成:包含通草、石韦(去毛)、王不留行、滑石、甘草(炙)、当归等十种药材。
用法:将以上药材捣筛成散剂,每次以麦粥清送服-3克,每日服用三次。
来源:此方最早见于《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
.石韦汤功效:此汤剂专为妇人小便卒淋涩而设。
组成:包含石韦(去毛)、黄芩、木通(锉)、榆白皮(锉)、葵子、甘草(炙微赤,锉)和瞿麦等药材。
制法:将以上药材制成粗散。
用法:每次服用5钱,加入大盏水,再加入半分生姜,煎至5分后去滓,食前温服。
来源:此方收录在《圣惠》卷七十二中。
2.石韦散功效:专治石淋。
组成:取石韦(去毛)和滑石各三分,混合捣散。
用法:每次服用时,取一刀圭(约-3克)的药散,用米汁或蜜水送服,每日服用两次。
来源:此方源自《外台》卷二十七,并引用自《范汪方》。
3.结石通茶功效:具有利尿消火、通淋镇痛、止血化石的功效。
主治:适用于泌尿系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以及淋沥浑浊和尿管灼痛等症状。
材料:包含广金钱草、玉米须、鸡骨草、茯苓、石韦、白茅根、车前草和金沙藤等八味药材。
制法:将广金钱草、鸡骨草和石韦切碎,与其他药材一起加水煎煮两次,每次三小时,然后合并煎液并浓缩成清膏,再加入切碎的药材混合均匀,最后干燥成茶。
用法:煎服或用开水冲服,每次一袋,每日一次;对于重症患者,可每日服用两次。
禁忌:孕妇禁用此茶。
4.冬葵子散功效:专治热病导致的小便赤涩不通。
组成:包括冬葵子、滑石各2两,赤茯苓、木通、茅根、石韦、子芩和川朴消各两。
制法:将上述药材混合捣散。
用法:每次服用时,取4钱药散,加入中盏水,煎煮至6分,去除药渣,趁温服用,服用时间不拘。
来源:此方源自《圣惠》卷十八。
5.石钱茶功效:此茶具有清热利湿、通淋化石的作用。
主治:适用于尿路结石患者,同时也可用于泌尿道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的缓解。
原料:包含石韦、金钱草、栀子和甘草各3克,再搭配3克绿茶。
用法:将上述原料用毫升的开水冲泡,待茶水味道变淡后饮用即可。
来源:此茶方源自传统草药茶配方。
6.补肾巴戟丸功效:此药丸专治肾脏气虚,能有效缓解胸中短气、胸胁腰脚疼痛,并改善志意不乐、视听不明、肌肉消瘦及体重无力等症状。
组成:包含巴戟、石斛、鹿茸、当归等多味草药,以及白石英、石韦等矿物质。
制法:将上述草药研磨成末,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状。
用法:建议患者在空腹时以温酒送服,每次20丸,晚间餐前再服一次。
来源:《圣惠》卷七。
用药禁忌:需遵医嘱,确保安全有效使用。
阴虚及无湿热者不宜服用石韦。滑石和杏仁能增强石韦的功效,而昌蒲则与石韦相得益彰。《本草经集注》无湿热症状者不宜使用石韦。《本草从新》真阴虚者禁用石韦,以免不适。《得配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