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喜吃素,在外吃饭,更是吝啬于用真金白银点蔬菜,偶尔赖起皮,会舔着脸说:这菜里撒的葱花,也就算素了。
但世界这么大,就像我们注定会遇见一个人,打破所有的原则和计划一样,也一定会有这么一家店,你所有的吃货守则到了这儿,都会荡然无存,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产生尝试的欲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福和慧,就是这样一家足以让肉食动物放下屠刀潜心吃斋的素菜馆。
在百度上搜索福和慧,会发现百科上的介绍仅仅就一句话——福和慧是一家素菜餐馆,位于上海长宁区愚园路号。
其实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骄傲,常年位列于亚洲五十佳餐厅榜单,今年更是上升到了第20名,是内地餐厅取得的最好成绩(内地另一家上榜餐厅是米其林三星UV,在亚洲五十家餐厅榜单里排名第47),更是五十佳餐厅中唯一的纯素菜餐厅,同时福和慧常年保持米其林一星,虽然我认为一颗星星着实配不上它的水准。
我真的很喜欢打卡米其林餐厅(吃西餐参考米其林绝对不吃亏),但作为中国人,私以为米其林评委并不具备鉴赏我们中国菜的水平与实力,他们更注重装盘服务与环境,不懂得中餐的调味与层次,更不理解我们的文化与底蕴。
这么多的光环与荣誉,就不得不提到它背后的行政总厨——卢怿明,他同时也是福系列餐厅行政总厨、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顾问主厨、北京四季酒店顾问主厨和上海文华东方酒店顾问主厨。说到卢怿明,他也是挺传奇的,年纪轻轻便踏入餐饮业,在各地修炼各个菜系,甚至还曾下海做过水产生意,回到厨房锻炼多年以后才终于当上主厨。20年的职业生涯让他不仅成为了一名极为优秀的主厨,同时也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商人。所以他经手的每家餐厅都能做到既在商业上成功,也在味道上出色。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并不是佛教徒或素食主义者,但却有本事将中餐中重要却被人忽视的素菜,提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我觉得,正因为他会做荤菜,他创作的素食才更美味。法餐、粤菜、本帮菜、淮扬菜等等都是有它们自己独特的烹饪方法的,修炼多年熟通流派,卢怿明就会利用自己所擅长的各类烹饪方法去研制素食菜品,让看起来简单的素食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毕竟“烹饪都是相通的,但是创作的过程却是天马行空的。”其实东亚三国皆有斋菜传统,日本喜欢结合怀石料理的元素,通常以豆腐为主角,京都岚山的醍醐便是典型例子,韩国则将斋菜与传统的大酱风味做结合,看过Chef‘sTable的人自然不会对白羊寺的静观师太和他的极致斋食感到陌生。
而我们中国人的斋菜中“仿荤”占了很大的比重,且重油重盐重芡,多以煎炸为主,似乎能把素菜烧出肉味就算是成功。
我倒不至于像许多一面倒的美食评论者那样贬低“仿荤”菜肴,毕竟做菜的切入角度不同,也没必要分个高下,但泡泡个人也确实更欣赏福和慧这样的做法——发掘素菜最原始最极致也是最该有的口感状态。
福和慧一年应季出四次新菜单,今年的秋季菜单目前还未出炉,但前段时间我才吃的夏季菜单足以让我念念不忘。
清心但不寡欲,说的就是它了。
套餐之外,可以额外加钱配上四款他们搭好的茶,我建议一定要选,因为即便是搭配的茶品都是精心调配的。
比如这一杯蜜桃茉莉花茶,是这个季节的时令茶,选用了四川蒙顶甘露和广西横县茉莉花,历经五轮窨制,采用冷泡法,辅搭无锡阳山水蜜桃汁与薄荷,成就了一杯清凉开胃的茶品。
清清淡淡的茶汤,放进一株香草莳萝,端上来,作为开盘第一道,既有韵味,也足够优雅。
清理完口腔,就是赠送的餐前小食。
这个下面铺着绿油油很讨喜的团状草本植物,当时发朋友圈很多泡友好奇,我特意问了店员,说它叫:石竹球,不能食用。
日本晴王葡萄,用法国的香槟酒浸泡,再撒点酸梅粉,酸甜交织的水份感,有着充盈口腔的刺激。
很注重细节,专门配了一片荷叶,让客人用来吐葡萄皮。
要说有什么不满意?
对于我这种经常去日本,且每次去都热衷狂吃水果的人来说,我吃觉得这肯定不是日本进口的晴王葡萄,脆甜水都差了一截,估摸着,也就是国产且为普通等级的晴王(晴王只是一个品种,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口感胜于日本的晴王了,但这个等级还不够)。
菜单上的正式第一道:莲藕。
切成薄片的白莲藕选自山东马踏湖,鲜嫩甜脆的它很适合生吃,为了让菜品整体的层次感更丰盈,厨师还搭配了青芒果、黎笋、番石榴、莲雾切成的薄片。
上覆的啫喱冻是紫菜味的,端上桌后会给浇上昆布汁。
这是一道极其清淡的菜品,口感基本以鲜甜脆爽为主,不过番石榴的口感偏渣,觉得舍弃掉会更佳。
颜值即正义的同时,一口吃尽山川湖海应季之味的感觉很不赖。
端上一朵漂亮的香水莲,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食用的莲花,。
清热的白茅根与不会有辛辣味的紫姜同煮的茶汤,倾泻而下,香水莲也随之慢慢盛放。
姜香扑鼻,喝起来却没有姜的刺激感,茅根清甜,搭配起来觉得很暖,也很顺口。
干巴菌春卷,上面铺满的是烟熏了六个月的荷兰芝士。
干巴菌分布在海拔——米的云南,有丰富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还搭配了包菜与粉丝一起为馅。
这一道我觉得相对普通,因为粉丝的比重太大,让干巴菌的风味不够凸显,上撒的芝士虽然增加了层次感,但在吃的时候其实会有一些多余,甚至会粘上颚,融合度并不高。
这一盘,虽然端上来是干的,但它其实是汤。
汤是各种时蔬、菌菇慢火熬煮出来的清汤,极鲜,服务员现浇。
外围用的福建丝瓜,这种丝瓜颜色翠绿,口感脆爽,而上面覆盖的网状物,是来自四川的新鲜竹笙。
用筷子将菜拨散,会发现里面还藏了崇明的金瓜和广东的佛手瓜。
鲜脆,是最大的感受,而汤里则浸着满满的菌菇香气,肉眼看不着的食材在舌尖上却有着完整的体现与释放,很奇妙。
这道菜的形态灵感来自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秀丽端庄。
淋上碧绿的葱油,仿若注入了菜品的灵魂。
小小的“山峰”是羊肚菌,旁边的一小撮“土地”是菌菇磨成的碎末,绿色的“大地”由花菜泥+豌豆粉铺设。
一道菜,却浓缩了一片湖光水色。
要混匀后一起食用,口感复合,却没有特意压制,羊肚菌的香气被无限放大,满意。
荔枝,看形听名不得其解,只有尝了才了然。
在吃之前,服务员撒上了满满一勺凤梨冰。
颇有些“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外层的红色薄片是红甜椒,而下面盖住的是整颗海南荔枝。
先将荔枝的核挖掉,再酿入马蹄,裹面过油,咬下去汁水充沛的同时似乎莫名联想到“咕老肉”,也许是因为凤梨的加入?
水果入菜不多,仅有的那些大多被条框所限,而这道,是真正的突破。
第三道茶,白鸡冠。
白鸡冠是武夷山四大名枞,属于岩茶,它栽培制作困难,产量极低,如果说广为人知的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大男人,那么白鸡冠的细腻婉约就像是一个典型的小女人。
润口觉得茶汤较淡但香气特别,很有韵味。
冬瓜,云南的小冬瓜。
灵感应是来源于广东名菜——冬瓜盅,只不过这是mini版。
中间的冬瓜小球看起来晶莹剔透,旁边的三小颗是广东地区煲汤喜用的夜香花,整体是用了味增做调味。
挖一勺,发现下面还藏了些鲜嫩的毛豆,它的硬挺更加衬托出了冬瓜的酥软,是咸鲜水润的一道菜。
主食,松茸饭,是他家一如既往的高水准。
用的云南鲜松茸和东北的五常大米,还加入了本地蔬菜和面筋以及秘制的拌饭酱。
香气扑鼻,并且能做到每一口都有碎粒的锅巴,极其均匀。
他家这种形态的主食基本每次都差不多,只换饭中的配料,但纵然如此也从未吃腻,每一次都如初尝那般惊喜。
其实吃到这,夏季菜单的主菜部分就已经全部结束,仅剩最后一道茶和甜品了,但侍应生看我们吃的很开心,就主动过来询问还有隐藏菜品,是否需要尝试。
其实这个一般也就固定那几样,但确实经典,想到大菠萝之前没来过,我就让都上了一份。
这个是牛肝菌,旁边平盘里放的是蘸取用的白芝麻酱。
店家用葡萄藤和小茴香进行烟熏,熏制后的牛肝菌有独特的烟熏及香料风味,再加上其本身浓烈的菌菇香气和紧实的口感,每一口都能获得极大的满足。
配牛肝菌的还有一小块珍珠洋葱,它吸收了果醋的清爽风味,口感更接近水果。
而搭配的白芝麻酱十分浓郁,口感有些似土耳其常见的“Tahini”,用牛肝菌蘸芝麻酱,口感会更加丰富,但是我个人更偏爱不蘸的状态,牛肝菌本身的风味与烟熏香气更让我沉迷。
麻婆豆腐,同样是一道他家屹立不倒的经典菜,无论来吃多少次,每次都能光盘。
主要是豆腐好啊,用山东的有机黄豆自制的豆腐,嫩滑到牙齿都没有地方使劲,还加入了牛肝菌和松茸入菜用以提鲜,而整体的调味全部赖于大厨的秘制酱料。
要说麻辣油润,那自是不比我在四川吃的,但用最顶级的食材去烹饪最平凡的菜肴,本就具有一种奢靡的快感。
荠菜小笼包,每个都圆滚滚的。
皮薄馅足,但美中不足的是不够水润,干了些。
荠菜这种料,在大面积出现的情况下,若少猪油提味,总觉得差了口意思,原谅我在这儿跌落云端,变回俗人。
咸菜麦饼,这个我很中意。
用的周庄黄咸菜,还加入了一些土豆丁和笋丁,外皮薄脆,内里咸鲜,纵然已经吃撑,我仍然在它变凉之前将其全部解决了。
菜品都吃完,最后一道茶也上了——来自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
采用的是点茶的形式,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的点茶,是古代沏茶方式之一,要先将茶磨成茶粉,再打出泡沫,这样的做法会让茶汤入口绵柔,日本现如今广为流传的抹茶,其实就是古时从我国学去的。
甜品——蜜桃,看起来像一块鹅卵石。
外裹一层白巧克力,内里是用无锡阳山水蜜桃做成的冰淇淋,但味感很丰富,叠加了玫瑰海盐与椰汁。
虽是甜品,却只起到了清理口腔的作用,丝毫不腻。
依然是甜品——莲。
灵感来源于南宋杨万里的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旁边小巧可爱的是旱金莲叶,下面还藏了些宁夏的枸杞。
选用又脆又甜的兰州鲜百合做一朵莲花,碧绿的“湖面”是用我们安徽铁观音制作而成,挖起一勺,是满满的百合泥,里面还藏了不少小西米、莲子和海珊瑚。
每一勺都可能会挖到不一样的内容,清甜淡雅又有趣。
点心篮,虽是赠品,却从未怠慢。
凉糕与玫瑰豆沙饼,都是手工现做的。
凉糕的糯米吃起来很弹牙,里面是薄荷味的青豆泥,上面有一颗完整烤香的白芝麻杏仁。
虽然我不太喜欢薄荷,但也承认这个凉糕表现尚可。
玫瑰豆沙饼是用的云南的玫瑰和自制红豆沙,里面还包入了烤香的松子仁,但我觉得饼皮稍厚了一些,口感有些扎实了。
最后买单,若以素菜论,也许会觉得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但细细考究,店家精选各地最好的食材,还原其最纯净与本质的味道,不仅不计成本,更是极其用心。高级,不一定是堆积昂贵的食材,有时候,将平凡的食材运用到极致才是真正的高级。
清心但不寡欲,纯粹却未单一,中国的餐饮市场上能有这样一家素菜餐厅,且还成功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上,我觉得很骄傲,也很幸运。
肉食动物偶尔也有想放下屠刀的时候,比如在这里。
文末把之前欠大家的一些福利贴的奖给开掉,先是合肥目前唯一一家也是我挚爱的乐山甜皮鸭:始于年月销10万+的乐山甜皮鸭来啦!帖内说会抽取十位走心留言,每人获得价值50元的无门槛消费额。
请以下十位宝宝尽快联系我的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