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这种顽固型口臭的高发人群分为两类:一是长期熬夜缺乏睡眠的人群,二就是老年人。
口臭在现代口腔医学中没有被列为是一种病症,所以对此也没有明白的定论阐述。民间比较公认的一种理论是来自中医,即这种口臭是由"肠胃热或胃火旺"所引起。但不少西医却对此提出质疑,既然是肠胃热或消化不良引起异味,那么根据人体生理特点,这种异味又怎会逆流而上,从肠胃跑到口腔中去呢?这种质疑当然是有道理的!那么难道是中医错了吗?
中医所说的"肠"和"胃",不是指具体的人体器官,而应理解为消化系统的整体,而口腔就是整个消化系统的开始。中医所说的"火"或"热"是在描述一种功能的"亢进"现象。口腔中的消化菌和消化酶,使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就被初步消化。这种辅助消化的菌和酶,在口腔的高酸度环境下,其功能(能力)就特别"亢进"(活跃),从而对口腔中的一切有机物质如食物残留,包括唾液中的有机营养,进行了深度消化,随后,这种被消化过的物质接触空气后,很容易氧化变成腐败物质。
人们都知道呕吐物在接触空气后,一会儿就会变得很臭,由此可见口腔这种超常的消化功能,导致了腐败微小物质的不断产生,从而形成难以消除的口臭。
专家组在口臭严重的患者中发现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他们牙根和牙龈接触的缝隙中,普遍存在硫化物,而硫化物是很臭的,通常有机营养含量越高的物质,在腐化后或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物都能产生含量很高的硫化物(例如人类的粪便中就含有大量硫化物)。口腔牙根处存在的这种硫化物,基本可以断定其存在原因是口腔超常消化功能所致。
是什么原因引起口腔这种超常的消化功能亢进呢(胃火旺或肠胃热)?这主要是源于口腔内过高的酸浓度。而过高的酸浓度又是怎么来的?其答案就是唾液分泌量不足。
导致唾液分泌不足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身体生理状态失调的阶段性变化,如常期熬夜缺觉,每天说话太多,或身体上火等等,这类口臭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症状:口干舌燥。第二种产生原因就是老年性的生理退化,导致唾液分泌量减少;此外第三种就是先天性唾液腺发育不良。
其实充足的唾液分泌量是人体健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确保了口腔的卫生环境。怪不得古人将唾液称为"玉液"而珍惜之。
专家组在此提醒人们:唾液是维护口腔卫生环境的最好物质,不要随便在口腔内使用杀菌消毒药物,也不要用化学物质来平衡口腔的酸碱度,这种观点和做法都是可笑的,因为口腔本身就是一个细菌的世界,其中有很多是有益菌。
那我们如何从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来改善口臭体臭的毛病呢?
1.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平时多饮淡盐水、开水。也可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治疗口臭外还能调节人体机理平衡,消炎抗菌,清热解毒,清洁口腔。增强人体抵抗力。这类中草药茶主要有野菊花、蕃楸草、箐橡草、金银花、黄连等。
3.避免烟、酒、辛辣、过冷、过烫刺激食物。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抽烟会导致口臭,加上呼吸道的感染,导致口干,唾液减少加重口臭。
4.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使病菌不易生长。
5.冬苋菜、蜂蜜、番茄、杨桃、柠檬、青果、海带、萝卜、芝麻、生梨、荸荠、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热退火,润养肺肾阴液的作用,可适量选食。
6.漱口。漱口能明显降低挥发性硫化物值和嗅觉分值,对口臭有效。理想的除臭产品应当具备低浓度、有效、在口腔中较长时间的保持有效浓度且无任何严重的副作用。事实上,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产品很少。含杀菌因子的漱口液作用时间短,长期应用容易造成口腔细菌群失调,不是抑制口臭的理想办法。全植物抑菌成分的漱口液被认为安全有效,但仍缺大宗的研究数据支持。
7.全身疾患的控制。对系统疾病引起的口臭,治疗和控制原发疾病非常重要。如胃肠道疾患的患者在针对原发病病因治疗的同时,还要注重肠道菌群失调的平衡问题,维持良好的肠道菌群平衡对胃肠疾患的恢复、口臭的控制有诸多裨益。
8.保持饮食规律营养平衡,多食用含酸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并十分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漱口,用牙刷或洁净的毛巾轻柔地刷除舌苔等。注意定期接受口腔检查,注意如何预防口臭,避免进食味道浓烈的食品。每天多喝水,以保持口腔湿润,都可以避免口臭。
海丰精品皮革皮具如果你觉得写得对你有用打个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