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致伟大的女性同胞们
一、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其实是有两个概念。一种是生理性的,就是当孕妇在怀孕的过程当中,前腹壁肌肉会正常的生理性的进行分离,来适应接下来怀孕、妊娠和产后的康复情况。但是如果在产后6个月到1年之内,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叫腹直肌分离。从现在的流行病学的调研来看,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还是非常高的。接近50%的产后孕妇都会出现腹直肌分离。但是有一些人产后康复的比较好,分离的情况对于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小。但是有一些人如果不接受比较科学的、正规的康复治疗,甚至于外科手术治疗的话,可能就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外观的问题。
二、通常我们会误以为?
误解一:生完孩子肚子松点没关系。
刚生完孩子那阵,腹壁肯定是有点松的,仍然会显得富态,胖点有妊娠纹也很正常,但通过两三个月的产后恢复会有明显的好转。如果到了这个时间点腹壁松弛依旧,甚至站着的时候肚皮的中央中线区域向外鼓,而躺下后中央区域有凹陷甚至形成深沟的,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分离了。正如我们在锻炼的那篇文章里已经描述过的那样,及时发现并尽早进行正确的锻炼很重要,否则延误诊断可能会丧失通过非手术治疗改善的机会。
如果产后三个月后,腹直肌之间的距离超过2指宽的话,就证明你需要尽快采取行动来复原腹直肌,挽救你松垮的肚皮了。
误解二:即使纠正不了,不痛不痒,不去理会。
仍然有部分宝妈锻炼效果不好的或者锻炼不到位的,到了产后两三年分离依旧没有改善,自身又害怕手术,觉得不就是肚子大点、样子难看点,不治疗做手术也没什么关系。这肯定是不对的。我们的腹壁(或者说是腹腔的外壳)是一个整体,腹壁包括了前后上下四大部分,其中的一个部分有了问题也会导致其他部分出现问题。
时间久了除了腹腔脏器突出造成的症状外,还会出现背部和盆底的问题,比如背部疼痛、盆底功能障碍(疼痛、尿失禁、脱垂等)等,部分宝妈还会出现分离基础上的脐疝、白线疝,所以有了产后腹直肌分离症千万不要以为只是“好看难看”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
误解三:需要手术就不需要锻炼了。
分离程度已经比较严重的,手术纠正分离的可能性很大,就觉得既然要手术,就不需要锻炼了。这个也是不正确的。因为除了白线变宽变薄腹直肌产生分离之外,腹壁的其他部分也同样是薄弱的,比如侧方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都是无力的。手术只解决了中线问题、阻止了分离导致的不良后果,对于侧面没有任何加强作用。腹直肌分离的手术通常在产后1-2年进行,在等待手术期间一定要积极锻炼,这对术后恢复以及术后外观都是有好处的。
误解四:只重视外观、忽视功能。
不少宝妈对产后腹部外观不满意,因此要求就是只要让我松弛的肚皮看上去美观些即可,但这种想法在医生看来并不正确,因为解剖和功能的恢复最重要,只有纠正了解剖改善了功能,才能避免分离后的各种不良后果,皮肤和外观是相对次要的,而且多数宝妈经过是锻炼,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腹部外观还是有改善的。
误解五:不讲方法的错误锻炼。
生完孩子肚子松了收不回去,一些自律的宝妈也会开始自我锻炼,但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尤其是没有意识到存在腹直肌分离时,往往会选择错误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仰卧起坐。错误的锻炼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分离。
三、腹直肌恢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有利于盆底肌的修复,可以使产后身材恢复,增大的小腹逐渐缩小改善腹部松弛;
缓解产后腰痛;
能够促使怀孕以及分娩过程中损伤的神经、肌肉得到恢复;
防止或减轻导致子宫,阴道脱垂的情况,从而可以改善远期的身体状况。
四、怎样进行腹直肌分离恢复
针对腹直肌分离的情况,应该着重训练「腹横肌」,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恢复腹直肌的训练动作。
1.单腿站立或坐健身球上
双腿与髋同宽,双臂展开度与地面平行,掌心向上,沉肩,肋骨下沉。
吸气,不动,呼气,抬起一条腿,大腿与地面平行,大小腿之间保持90度弯曲。
每侧做8-10次。
初期训练者可以选择坐在健身球上完成。
2.肩桥
仰卧于垫上,双腿平行于垫上,双腿夹角90度,双臂放于体侧
吸气不动,呼气抬起一条腿,吸气下落,大小腿保持90度。
可以有效的练习到支撑侧臀部。加强腹横肌的同时臀部的训练也至关重要。
3.陆上畅游
四点支撑,双腿与双臂均垂直于地面。
呼气抬对侧手脚。
五、如何系统的学习有关孕产的知识?
李欣普拉提学院注册品牌-孕产系列培训。孕产系列课程是一整套完善的学习系统。将全面系统的并流程化你的孕产训练方案,从基础到中高级的一系列进阶课程。为您设计在:备孕期间、孕期的训练计划、产后各个部位的修复、孕产营销管理课程、产后的母亲和婴儿护理全方位做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有效提升女性所需的所有内容。
·END·
李欣普拉提学院专注私教二十年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