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色字体”……
中医健康、养生经典、愿您健康常在
更
多
知
识
立夏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了,气温现在明显升高,湿气加重。人体心火旺盛,易心烦气躁,心脏病、心梗等多种心脏类疾病极易发生!此刻养生刻不容缓!!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1、调节心情:安燥解烦,避免心梗。2、防心火:调饮食滋阴润燥3、保心:常按大陵穴,劳宫穴,内关穴
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作息调整最重要
立夏后,天黑得晚亮得早,中医专家表示:立夏后可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最迟应在23点到1点(子时)阶段入睡。
由于晚睡早起,睡眠时间较冬季缩短,不少人总出现打盹现象。对此,建议增加午睡。
而11点到13点进行午睡是最佳时间,午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而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不宜午休。
根据立夏的习俗,为了做好夏季的健康养生,总结四字宝典:暑、热、湿、气。做好这四点,养生其实很容易。
一、“暑”——怎样消暑
1、吃三果:火龙果、杨桃、奇异果
夏天出汗厉害,身体水分流失也快,多吃水果补水很必要。夏季,火龙果、杨桃及奇异果三种水果营养价值高,又能止渴解暑。
杨桃不仅含水量高达百分之九十,还富含矿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钠离子、钾离子。
奇异果就是我们俗称的猕猴桃,是水果中营养成分最高的。
火龙果,我们平时吃的比较少点,其实不仅它的肉可以食用,果皮更是可以抵抗衰老,因此,它最好的食用方法是,整个榨成汁饮用。
2、吃三瓜:西瓜、苦瓜、黄瓜
西瓜,无需多言,如果夏天不吃西瓜,我一定无法存活。
西瓜是夏季最常见的水果,价格便宜,是防暑降温最佳选择。不仅如此,西瓜还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体内毒素,具有利尿的功能。
夏天吃苦瓜,还可减肥降暑。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素可以帮助我们清理脂肪,具有很明显的减肥效果。
黄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更是帮助我们分解体内脂肪。
3、用对三叶:薄荷叶、荷叶、淡竹叶
我们都知道,薄荷有清凉的效果,用它泡水喝,可以提神醒脑,是夏季必备圣品。
荷叶可以解油腻,夏天吃完荤菜后,可以泡一杯荷叶茶,对于养生健康很有效哦。
淡竹叶我们不是很常见,其实它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非常适合夏季饮用,选用新鲜的叶子煮水喝,每天只要喝一小杯,就有降火止渴的效果。
二、“热”——怎样护心
1、按三穴——保心
立夏后,养生重点在养心,为了更好的养心,我们要常按压着三大穴位。这三个穴位是大陵穴、劳宫穴、内关穴。常常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使我们安神宁心,还具有清热泻火的功能。
2、吃——百合、麦冬
夏季,可以常吃百合莲子银耳汤,每天用百合、莲子、银耳、冰糖一起煮成浓汤,喝一碗可以滋阴养肺,缓解燥热。
麦冬,乍一看,以为是冬天的小麦,其实它是一味中药,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等功能。可以直接用麦冬泡水喝,能改善心绞痛症状。
三、“湿”——怎样祛湿
夏季湿气重,饮食不振常有发生,皮肤也会有过敏现象。那我们该如何祛除湿气呢?
一粥:薏仁红豆粥
夏季是梅雨的季节,天气的多变导致我们身体的不适,感冒、腹泻经常发生。其实,这是我们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
祛湿最好的方法是将薏仁和红豆一起煮成粥,常食用,有健脾胃、清热火的效果。当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吃山药、茯苓、冬瓜皮、薏苡仁等食物。
一药:藿香正气水
这是夏季防暑必备品,夏季炎热,喜欢吃冷饮,吹空调,一不小心肠胃就会出现问题。而藿香正气水对这类小毛病非常有效,当然,很多人不喜欢它的味道。那我们可以选择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
一物:干毛巾
夏季流汗不止,准备一条干毛巾可以随时擦汗,保持身体干燥。而且常流汗会破坏我们皮肤,导致病菌侵入身体,引发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尤其是孩子更要注意。因此,身边准备一条干毛巾非常必要。
四“气”——怎样降火
清心火——莲子
进入夏季后,内火与外火都很旺。当我们出现口腔溃疡、失眠、脸红等症状时,说明我们的心火太旺了。这时,可以用莲子心泡水喝,能起到清心火、降血压等功能。
去胃火——苦丁茶
夏天,你是否有牙龈出血、咽喉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如果有,说明你胃火太旺了,这时,你需要多喝苦丁茶。苦丁茶很苦,开始先少量喝点,等习惯味道后可以增加饮用量。它有杀菌消炎、清热解暑、降血压、降血脂等等功能。
降肺火——白茅根
夏天如果你出现流鼻血、呼吸困难、喉咙发干等现象时,可以用白茅根煎水服用,因为它具有止血利尿、清肺降火的功能。还有这些食物也可以吃哦~
希望你收到这份关心后
心里美美的
生活甜甜的
好事多多的
万事圆圆的
快把祝福送给家人朋友
愿您幸福常在,福气常来!
如果恰巧你也看到了,就把它送给家人和朋友们吧。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勿把食疗当万能妙方,缓和病症,无捷径,而且个人病况有别,病人要治本就应先征求医生的意见,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开始啦,希望岐黄学社学友会的文章能够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点击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哦。岐黄学社学友会文章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大夫指导下服用哦。由于网络局限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