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对付流感,中医有良方
TUhjnbcbe - 2020/12/25 13:26:00

每年冬春季都是流感高发期。

为了更好地防治流感,

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知识~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从中医角度讲,是受疫毒邪气所致,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较之普通感冒具有传染性强、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等特点。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均为流感高危人群,患病后得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亦较高,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风险最高。

近年来,

我国流感防控的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

中医药防治流感是行之有效的,

发挥了独特作用,

是我国防控工作独具的优势。

那么,预防流感,

中医药有什么良方?

来看看孝感的中医专家怎么说。

↓↓↓

????????医院易小琴

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孝感市急诊医学会委员,参加工作二十余年,医院、医院进修,关于中风的科研获市科研成果奖,擅长内科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及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季节性流感在全球可导致万-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死亡。今年流感更是不可小觑,必须早期、全程、全方位、中医药多技术及养生干预,方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显著提高疗效。

流感的治疗:1常用中成药:

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叶败毒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等,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扶正祛邪等功效。轻症流感,可根据辨证予以中成药治疗。

2抗病毒药: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重症流感,早期可在发病48小时之内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3辨证分型:

风热犯卫型: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化裁。

热毒袭肺型:清热解毒、宣肺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化裁。

加减:持续高热,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抽搐者加羚羊角、僵蚕、广地龙等;腹胀便结者加枳实、元明粉等。

4中医适宜技术:

针灸,艾灸,耳穴,敷贴,药包,捏脊,搓背,正脊,强脊等小妙招均能助一臂之力。(1)捏脊:儿童成人都可用;(2)搓背、捶背:简单有效。

5养生疗法:

(1)饮食(营养充足);

(2)呼吸(均匀新鲜);(3)休息(良好睡眠)。

最高境界是修心,养性:静,善,喜,慈,爱,笑,宁。此乃中医之情志疗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流感的预防:

1、接种疫苗:对于儿童,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比如心肺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等进入冬季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有必要的。2、注意卫生。3、避免去人多的场所。4、多参加户外运动。5、多吃蔬菜水果。

医院郭东青

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副主任医师,湖北省中医免疫学会委员、孝感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孝感市内科学会呼吸专业委员。曾医院、医院等地学习进修。先后在国家核心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0年,擅长中西医综合治疗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防治流感经验,

根据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的原则及生活起居、饮食调护、

药物预防以及锦囊妙计,

就能对流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具体来讲包括

1生活起居预防: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气温变化快的季节要特别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使身体迅速适应寒温的变化。

(2)“食饮有节”——做到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保证营养充足。

(3)“起居有常”——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多运动,充足睡眠,保持身体的活力。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乐观心态,保持心态平衡,不要恐慌,不必过度担心,因为中医说“怒则气下,惊则气乱”,如果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反而使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2饮食预防

在流感流行期间,我们应该坚持的饮食原则是: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过于肥腻,易上火)之品(易化生积热)。这个原则强调了清淡饮食,忌食肥腻过于刺激和甜咸的食物,因为这样的食物会引起内热,而中医常说“无内热不做外感”,内热助火,更容易导致外感,所以饮食保持清淡是很重要的。

现在向大家推荐几个药膳食谱:

(一)二白汤:

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二)姜枣薄荷饮:

薄荷3克,生姜3克,大枣3枚。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中,冲入沸水-毫升,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三)桑叶菊花水:

桑叶3克、菊花3克、芦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饮,频服。

(四)薄荷梨粥:

薄荷3克、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待用。

用小米或大米50克熬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水,再煮沸即可。

适合平素容易上火之人。

 

3药物预防

我将分别从成人和幼儿的角度来向大家推荐中药预防的有效方剂:

(一)成人

1、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1次,连服3-5付为宜

2、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5克:清热解毒: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1次,连服3-5付为宜

3、桑叶10克,白茅根15克,金银花12克:清热宣肺: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1次,连服3-5付为宜

4、苏叶10克,佩兰10克,陈皮10克:健脾化湿:面色晦暗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者: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1次,连服3-5付为宜。

(二)幼儿

藿香6克,苏叶6克,银花10克,生山楂10克:清热消滞:儿童,易夹食夹滞,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者。: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1次,连服3-5付为宜

以上中药预防流感的方剂,药物组成简单明了,以清热解毒,宣肺化湿为重点,并且考虑到成人和儿童的体质特点,在用药和计量上做出调整,是安全可靠的常用预防流感方剂。

此外还想特别强调,预防方剂在使用时还需注意根据地域不同,发病不同来区别选择,所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

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老人服用预防药更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重;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来源:记者侯伶俐通讯员杨燕胡曼

制作:程姣

审核:侯伶俐

出品:孝感日报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付流感,中医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