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8时38分,迎来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白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时节,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但早晚温差也会加大,过后温度下降迅速,秋意会越来越浓,你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手绘节气·白露》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制作
白露
天气
一夜凉一夜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温差最大的季节,白天能达到二十八九度、晚上只有十几度。
进入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故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退避三舍,降温的频次提高,范围和幅度也都逐渐变大。由此可见,“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
白露“三候”
白露后五日为初候,鸿雁来。秋重,鸿雁自北而南迁徙,大者为鸿,小的称雁。
再五日为二候,玄鸟归。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再五日为三候,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之义。“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白露
养生
养生“三字决”
“勿露身”:
白露节气是气候转凉的开始。古语说:“白露身勿露”,告诫人们白露时节气温转凉,不能袒胸露体。
“撤凉席”:
夜晚睡觉要撤掉凉席、关好窗户,防寒湿侵袭出现关节酸痛沉重,应注意腹部保暖。
“多泡脚”:
从白露起,可坚持每晚泡脚。水要没过脚腕,温度在40℃以下为宜,时间在15~2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
“常搓耳”:
日常可以经常搓耳朵和腰部,至微微发热为宜。肾开窍于耳,经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补肾、养生方法。
“少辛辣”:
秋宜收不宜散,入秋后要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果蔬。
“重睡眠”:
秋冬之季养生,应注重阴之收藏。早卧早起,正是白露节气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
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
“要养情”:
秋季肃杀之气较重,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或烦躁,或伤感,从而引起忧郁、悲伤。
白露养生要重视调摄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宁,心平气和,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呼吸操”
勤练呼吸操可以增强我们的肺部功能。有助于强健肺气,抵御感冒及雾霾的侵袭。
药膳推荐
麦芦代茶饮:
鲜芦根30克(或干品15克)、麦冬15克。
上述二药切碎,加水煎服,1日3次。也可直接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后饮用。
可防治秋季口干舌燥、心烦不眠、便秘、胃热呕吐、咽喉干痛、齿龈出血等病症。适用于咽喉炎、口腔炎、牙周炎、糖尿病、失眠等患者。
蔗汁粳米粥:
鲜甘蔗汁毫升左右,粳米~克。
将粳米煮至将熟时,再倒入鲜蔗汁同煮3~5分钟,即可食粥。每日1剂,分2次吃,可连服5~7天。
该粥可滋阴养胃。适用于慢性胃炎、食欲不振、便秘等人群,但糖尿病病人不宜饮用。
白果荸荠汤:
白果8克、银耳15克、茡荠8个,冰糖适量。
将白果去壳,银耳泡发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煮。待银耳、白果烂熟时加茡荠、冰糖,再煮3分钟即可食用。每天分2次服完,1日1剂,连服5~7天。
此汤有止咳化痰,养阴润燥之效果。适用于有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咳嗽等人群。
白露
习俗
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
采十白
浙江温州的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即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酿白露酒
苏浙地区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品龙眼
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当地人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老话讲,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有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延续了这一传统习俗。
饮白露茶
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白露
诗词
《蒹葭》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南湖晚秋》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白露,
是渐行渐远的窈窕背影
雾气微茫,在水一方
是长夜深处的相思泪
月色正好,人在何方
是凝练成珠的月光
今古如此,长夜未央
是秋天最美的念想
一滴成泪,百结成伤
是沁人心脾的深呼吸
忽然明悟,秋高气爽
是漫无边际的心事
红了枫叶,醉了潇湘
是殷切问候的书信
记得加衣,天气渐凉
……
生活,几茎头发几茎愁,
飘过,恰似天地一蜉蝣。
曲终了,灯未尽,月秋水,带露去,
衣袖沾湿不要紧。
人不见,数峰青,东篱下,一身轻。
落英缤纷,忘了路远近。
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
睡去,已忘言语已忘我。
人生一场大梦,叶落知多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