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课堂之益母草
传说,程咬金的父亲因病早死,只剩他和老母亲二人,家里穷得叮当响,程咬金只好靠编竹耙子挣钱养活老母。老母在生程咬金时,留下产后瘀血疼痛病。程咬金长大成人了,母亲的病还没有好,程咬金决心请郎中治好母亲的病。
为了给老母买药,程咬金一连几个晚上没睡觉,编了许多竹耙子,挣了半两碎银,到邻村一个郎中的药铺,买了两剂中药。程母吃了草药,病情果然好转。
程咬金高兴极了,又接连几个晚上没睡觉编竹耙子,挣了点碎银,又跑去找那位郎中,可是,这位郎中说这次买的药得花三两银子。程咬金听了心中一惊,我哪来这么多钱呀!怎么办?……想来想去,程咬金忽然灵机一动,就答应说:"可以给你那么多钱,但要等我娘的病好了,再还你钱。"那位郎中同意了程咬金的要求。
有一天,郎中到地里去采药,程咬金在后头跟着,偷看郎中采的是什么样的药,长在什么地方。程咬金心中有数了,就只从郎中那买了一剂药。后来,程咬金也到地里采郎中所采的那种药,煎汤给母亲治病,终于把母亲的病治好了。从此,程咬金就给这药草起了个名字,叫“益母草”。
注:益母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在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断晒干。鲜用,或生用。药性苦、辛、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主要功效为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1.瘀滞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本品辛散苦泄,主入血分,功善活血调经,祛瘀通经,为妇科经产病的要药。治血瘀痛经、经闭,可单用本品熬膏服,如益母草流浸膏、益母草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年版);治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或难产、胎死腹中,既可单味煎汤或熬膏服用,亦可与当归、川芎、乳香等药同用,如送胞汤(《傅青主女科》)。
2.水肿尿少。本品既能利水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宜于水瘀互结的水肿,可单用,或与白茅根、泽兰等同用。治血热及瘀滞之血淋、尿血,常配伍车前子、石韦、木通等。
3.跌打损伤,疮痈肿毒。本品辛散苦泄,性寒清热,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又能清热解毒以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与川芎、当归等同用;治疮痈肿毒,可单用外洗或外敷,亦可配伍黄柏、蒲公英、苦参等煎汤内服。
煎服,9-30g;鲜品12-40g。
孕妇慎用。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中医指导下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