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确定过眼神,这就是你要找的药食同源
TUhjnbcbe - 2021/1/21 8:51:00

在养生日益风行的今天,药食同源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药食同源吗?从字面理解,是指药物与食物的起源相同。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思想即是食物保健思想的反映,包含着中医药学中的食疗、养生保健和药膳等内容。“药食同源”是古人在食物和药物发现中总结的智慧。

“药食同源”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当前的主流看法是药物和食物没有明显的界限。一些药物本身就是食物,如生姜、大枣;而一些食物却有某些治疗功能,如大蒜。原卫生部颁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即是药食同源在当前发展的反映。

中国古代有很多医书有关于药食同源的记载,比如孙思邈,百岁乃去,他的《千金要方》在食疗、食养、药膳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孟诜的《食疗本草》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药膳学方面的专著,它集古代“药食同源”理论之大成,与当今营养学相联系,为“药食同源”的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孟诜也被誉为食疗学的鼻祖。《景岳全书》中养生的思想为“治形保精”与“滋养阳气”为主,张景岳本人还创制的“天麻鱼头”、“人参生脉鸡汤”、“归芪鸡汤”等都是著名食疗方,朱震亨著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其研发的“参麦团鱼”、“沙参麦冬炖猪肘”、“玉竹心子”仍在使用。不会做鸡汤、不会炖鱼头、不会炖猪肘、不会药膳的中医师不是好厨师。

卫计委年颁布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51号文件),简称51号文件,印发了新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物品名单”一共87种,丁香、八角、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梅、蒲公英、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橘皮、薄荷、薏苡仁、藿香等。我们来了解其中几种。

山药,菜市场上有粗大的,也有细长如铁棍的。也是常用的中药。山药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适宜病症有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常常吃些山药,也是很有好处的。山药味甘甜、性平和,入菜、熬粥、做糕,都很好吃,此刻应该有一盘蓝莓山药。

薏苡仁:又称薏米,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的功能。超市卖米的大妈都会告诉你这个好祛湿。其实薏苡仁有生用和炒用两种,生用偏于寒凉,主要用于热证,如治疗化脓、湿热痛等;炒用性偏平和,可用于健脾渗湿止泻。用于健脾还是需要麸炒一炒。

藿香:发表解暑,化湿止呕,行气止痛。可泡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去暑气,开胃口,促消化……无论是藿香泡的茶,还是藿香叶子做的藿香饺、藿香饼,都是清脾润肺、祛暑的佳品。我科自制的香囊也有含藿香,共五种类型有健体防感香囊,防蚊驱虫香囊,健脾祛湿香囊,安神助眠香囊,益智醒脑香囊。

酸梅汤:乌梅、甘草、陈皮、山楂,辅料:冰糖、桂花。在炎热的夏季也是消暑的佳品。凉茶很多含有金银花、菊花、藿香、荷叶、淡竹叶等。

“药食同源”品种在使用的时候,都有其性味特点,需要搞清楚人体的寒热虚实状况,根据不同的体质正确选择使用。如果不辨清体质盲目使用,不仅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所以建议在食用时,不要过量,通过咨询专业医师辨证来用,以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生病了,医院看病,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食疗养生。

药食同源,健康养生。治未病科,为您健康保驾护航,秉承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理论,重点突出传统中医特色,崇尚自然绿色疗法,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预防理念,针对中医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其他

1
查看完整版本: 确定过眼神,这就是你要找的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