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阴雨连连,身边的人咳咳咳,
空气中到处都是“活跃”的病毒和细菌
嗓子也跟着感觉干涩发痒想咳两声
小伙伴们
需要一个“金钟罩”来护你周全吗?
本期岩宝要给大家推荐一个
畲药界的天然“抗生素”
——白毛夏枯草
植物形态《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版也收载筋骨草,其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AjugadecumbensThunb)的干燥全草,浙江植物志收载其植物名为“金疮小草”,又名“伏地筋骨草”,但畲医用的“筋骨草”,除了这个来源,还有同属植物紫背金盘(AjuganipponensisMakino)的全草,民间经验两者疗效相似,因以上两者全株都被有白色柔毛,外形略似夏枯草,民间故将其统称为“白毛夏枯草”,畲语名“白地蜂蓬”。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白毛夏枯草产丹阳县者佳,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今杭城西湖凤凰山其多,性寒,味苦,专清肝火。”这里描述的是金疮小草。其为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分枝成丛生状,伏卧,上部上升。基生叶少到多数,较大,花时常存在;茎生叶数对,叶片匙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钝至圆形,基部渐狭,下延成翅柄,边缘具不整齐的波状圆齿。轮伞花序多花,腋生,排列成长5~12cm间断的假穗状花序;花冠白色带紫脉或紫色,外面疏生柔毛,上唇短,下唇长,雄蕊伸出花冠外,花柱长于雄蕊,微弯。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具网状皱纹。花期3-6月,果期5-8月。
《植物名实图考》云:“筋骨草,产于南康平野。春时铺地生叶如芥菜叶,面绿,背紫,面上有白毛一缕,茸茸如刺。抽葶发小叶,花生叶际,相见开放。叶紫,白花,花如益母,遥望蓬蓬,白如积灰,亦呼为石灰菜。”这里描述的筋骨草指的是紫背金盘,它与金疮小草很相似,但植株近直立,较高,花时常无基生叶;叶片要宽一些;轮伞花序生于茎中部以上,成稍密集的假穗状花序。
这里要说明的是,金疮小草根据其植物外形中茎基分枝、丛生、伏卧的特征,在浙江植物志里又称之为伏地筋骨草,以示与紫背金盘相区别。
民间应用白毛夏枯草苦寒,所以又称之为苦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在我们浙南,畲医常常用它来治疗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支气管炎、高血压、咽喉炎、胆囊炎、肝炎、乳腺炎、疔疮肿毒、疮口感染等。白毛夏枯草就是畲医对付各类细菌感染、红肿热痛的法宝,疗效与抗生素相当,又不易产生耐药。
此外,民间畲医还常用其鲜草捣烂外敷治疗筋骨损伤所致的红肿热痛,在野外受伤,可靠它来活血散瘀,消炎止痛呢,这就是白毛夏枯草又名“筋骨草”的原因。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筋骨草具有止咳、祛痰、抑菌抗病毒、降压、提高免疫力、保肝利胆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作用。
研究发现,筋骨草水煎液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来达到控制支气管炎症反应的作用;能延缓肺、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肿瘤活性。
目前,筋骨草主要用于治疗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泌尿系统等的各类炎症以及各类癌症(乳腺癌、肺癌和肝癌等)。
此外,筋骨草还可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皮肤病以及各类代谢性疾病。
民间用方?腮腺炎:筋骨草30g,土牛膝20g,鸭跖草20g,三白草30g,小青草20g,笔管草20g,山橿30g,水煎服。
?无名肿毒:筋骨草5-10g,水煎服。
?扁桃体炎:筋骨草5-10g,水煎服。或用鲜草四、五株(小儿二、三株)加豆腐共煮,取汁内服,效果更佳
?急慢性支气管炎:筋骨草10g,平地木20g,金荞麦20g,鱼腥草20g,百部10g,前胡10g,白前10g,瓜蒌仁12g,水煎服。
?小儿头身疮疖:筋骨草全草和马鞭草等量煎浓汁,外洗患处。
?小儿白秃:筋骨草鲜草捣烂,用纱布滤汁涂擦患处,一日数次;或用鲜草四两浓煎,取汁趁热洗头。
?肺热咯血:筋骨草全草五钱、白茅根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
?肝火上炎:筋骨草全草一两,水煎服,或全草五钱、牛膝二钱,水煎服,每日1剂。
岩石宝宝·温馨提醒?只有在中医辨证为实热或实火证时才能使用,脾胃虚寒、阴虚火旺等人群并不适宜。
?筋骨草虽然无毒,但其苦寒,建议饭后服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不推荐长期服用,否则会损伤脾胃出现胃痛、呕吐、纳差等不适。
备注:
1.参考资料《浙江植物志》《中国畲药学》《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