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有什么比“粽香”更有“端午味”呢?
无论你钟情甜粽还是青睐咸粽,
粽叶的清香融入绵软的糯米,
这画面想想都让人垂涎三尺~
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之一,主要包括咸肉粽和碱水粽等,其中又以“潮汕粽”、“肇庆粽”和“台山粽”等较为特色。
粽叶包裹留住了糯米的清香,肉馅相蒸,香味扑鼻,风味极佳,往往让人一尝再三。
但粽子虽好,却不能贪吃哦,下面养生君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不能一次吃太多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一次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等不适感觉。
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以吃1~2个(不超过克)为宜。
不和寒性瓜果同吃吃粽子时可搭配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
但不要与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生西红柿等,以免引起腹胀、腹痛或腹泻。
不要空腹吃如早晨空腹吃粽子,由于难消化的糯米等在胃里停留时间较长,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易出现“烧心”或“泛酸”等症状。
尤其是原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还可能导致旧病复发。
不宜凉着吃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加热。
一是因为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粘,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不能同时喝冷饮吃粽子的时候可搭配一些用丝瓜、紫菜、海带、豆腐等为主料的热汤,有利降低粽子的滑腻感,并能均衡营养。
但不要同时喝冷饮,因喝冷的汤水会使糯米发硬凝固,容易引起腹部滞胀难受。
最好不要当夜宵特别是肉粽和猪油豆沙粽等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睡前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易引起消化不良,还影响人正常睡眠。
没熟透的不吃有不少家庭自包粽子,但注意一定要煮熟煮透才可食用。
不然的话,未熟透的粽子不仅口感差、味道不好,而且食后极难消化,会给胃肠增加极大负担。
不宜多吃的四类人老人和儿童:粽子黏性大,多吃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和猪油豆沙粽含脂肪高,多吃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
胃肠道病患者:糯米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不利病情康复。
糖尿病患者:包有红枣或豆沙类粽子,含糖量较高,多吃会加重病情。
不能存放太久粽子要现包现吃,不宜保存太久。尤其炎热的天气里,粽子很容易变质,枣粽和豆沙粽放冰箱也不要超过3~5天.
如果是肉馅粽子,应在3天内吃完为佳。粽子剥开后如有粘丝,则表示粽子可能不新鲜了,最好别食用。
六道靓汤搭配粽子促消化、解油腻1.绿豆知母冬瓜汤
知母20克,绿豆50克,冬瓜克,盐适量。
a.知母、绿豆分别洗净;冬瓜去皮瓤,切块。
b.锅内放绿豆、知母、冬瓜,加水,大火烧沸,改小火炖30分钟,加少量盐,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少量鸡精、香油等,调匀即成。
2.红豆白菜汤
白菜克,红豆30克,葱段、姜片、盐、植物油适量。
a.红豆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白菜洗净,切段。
b.炒锅内放植物油烧热,下入姜片、葱段爆香,倒入毫升水,放入红豆,红豆煮烂后,加入白菜煮至断生,加盐调味即可。
3.紫菜墨鱼苦瓜汤
紫菜50克,墨鱼、苦瓜各克,葱段、姜片、蒜片、盐、植物油适量。
a.墨鱼切片;苦瓜去瓤,切片。
b.炒锅内放植物油烧热,下入姜片、葱段、蒜片爆香,倒入毫升水,大火烧沸后放入墨鱼片、苦瓜片、紫菜、盐,再次烧沸后改小火煮25分钟即成。
4.梨藕荸荠汤
梨2个,鲜莲藕克,荸荠克,白茅根15克,冰糖或白砂糖少量。
a.梨洗净,去皮核,切块;莲藕荸荠分别洗净、去皮、切片;白茅根洗净。
b.锅内放入以上四种材料,加清水适量,小火煎煮成汤,加少量糖调味即成。
5.金银花莲子羹
金银花25克,莲子50克,冰糖或白砂糖少量。
a.金银花洗净,莲子用温水浸泡回软,去皮心,洗净。
b.砂锅内放入莲子,加清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煮至烂熟,放入金银花,煮五分钟,加少量糖调味即成。
6.丝瓜花绿豆饮
鲜丝瓜花8朵,绿豆60克,冰糖或白砂糖少量。
a.鲜丝瓜花、绿豆洗净。
b.砂锅内放入绿豆、丝瓜花,加清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煎煮35分钟,去渣取汁,加少量糖调味即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粽子本身就是高糖高盐高油食物,因此烹调这些汤羹时尽量少放油盐糖,如果能接受原始味道,不放更好。
或者可以这样选择:甜粽子搭配咸汤,咸粽子搭配甜汤,例如,红枣糯米粽搭配绿豆知母冬瓜汤、肉粽搭配梨藕荸荠汤。
只要记住总的原则:将油盐糖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增加膳食纤维促进消化,然后,你就可以开开心心享受粽子和节日带来的快乐。
深圳养生深圳深圳广医院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