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夏至一阴生当调息养心
TUhjnbcbe - 2021/8/21 20:56:00

6月21日是夏至,为一年中日照最长的一天,也是中医养生论中非常重要的节气。

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两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属阴,所以在冬至日才脱落。

二候蝉始鸣。昆虫中的“蜩”,俗名“知了”,鸣于夏者曰蜩;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在古时是“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一。夏至之时一阴生,此时阳气达到最顶点,阴气开始生长。阴阳交替,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起居篇·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是指夏季白天时间长,工作活动时间多一些,应该早起晚睡,但最晚最好不要迟于23点,子时(23点至次日凌晨1点)肝经正盛、诸血归心,熬夜易耗伤心血。早上6点种左右天已经大亮,就该起床了。但对于年老体弱者,还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午间高温时段暑气旺盛不宜外出,中午应睡午觉。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根据睡眠时间与白天劳动强度调整,对于消除疲乏、提高精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饮食篇·清淡少凉

夏至时,人的身体由于气血外张,脾胃机能相对减弱,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起到调理胃气、保养精气的作用。同时,人们应适当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养阴功效的食物。推荐一款清热祛湿、凉血止血的茅根粥。

做法:鲜白茅根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取鲜茅根择净,切碎后煎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至粥快熟时,加入冰糖再煮4~5分钟即可。

运动篇·柔和缓慢

运动是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养生手段之一,但夏季运动要适时适量。运动时应尽量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光照强烈的时间段,以早晚运动为宜。运动强度不可过大,以减少汗液消耗,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会损阳气。宜选择柔和、动作缓慢的散步、跳舞、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时间在1小时左右。

运动出汗过多时,可饮用温热的淡盐水、红豆绿豆汤等。一定要控制冷食冷饮,避免损伤脾胃,甚至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另外,运动后不能立即用冷水洗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头痛等多种疾病。

养心篇·调息静心

中国哲学总是在阴阳平衡中求生机。先秦著作《山海经》引入“不死乡、不死树、不死药”的概念。“不死”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追求。老子曰:“淡然无为,神气自满,将为不死之药。”宁心静气,不受干扰,自然神气自满不死之药就在我们自己手中。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夏至“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是说在炎热的夏天,不应当被炎热扰乱心神,使心境烦躁,那样的话会使身体感到天气更炎热。要善于调节情志,学会调息。可多静坐、站桩,排除心中杂念,体会“心静自然凉”的妙处。

夏至时节,不少人还会出现全身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此时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以缓解症状。推荐一款益气生津,养心安神的“夏至养生茶”:用五味子、西洋参、龙眼各5克,冰糖20克,炖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至一阴生当调息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