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每户都有孩子,有一些家长孩子一生病、医院输液降温,其实这种做法,医院用药过量,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一些副作用。
因为从中医眼光看来,家里厨房就有很多都是药材,医院,所以在家里边就用一些中国古代中医最原始的方法来育儿就可以,接下来就讲一讲中医彭鑫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中医彭鑫的育儿经验
我们首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要了解儿童的体质是什么样的体质,我们观察小朋友的体质用中医话讲叫纯阳之体。他的身体状态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是纯阳,特点是什么呢?身体原始的特点,所有的小朋友都有的。
第一,手足温暖。手脚是热的,什么表现呢?到了冬天,小孩到外边玩一天,回到家手脚都热,尤其外边下了雪堆雪人、打雪仗,玩了很长时间,但是回家发现小朋友的手脚都是热的、红的,说明什么?阳气足。
第二,筋骨柔软。小朋友压腿,做一些瑜伽的动作非常容易做到。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会越来越难。
第三,精力充沛。小朋友的精力一般来讲非常充沛,不累,不疲劳。
第四,很多小孩都是开心果。什么叫开心果呢?西方的统计证明,一个三岁之前的儿童,脑电波里边出现笑、快乐的波动,一天平均出现次,成人一天只出现7次,也就是说小朋友有的快乐细胞非常多,他开心,他喜欢笑。
第五,心无挂碍。小孩的心里不装事,没有那么多牵挂的事情,就导致他的身体特点,一定是静脉通畅、气血充足。
小孩常见病的预防
所有的病,成年人得的病跟小朋友得的病截然不同,小朋友得病,因为他有先天素质,所以说小朋友得了病有几个特点:
1、容易上火:孩子早晨起来之后嘴里边味特别重,这就是上火的第一个表现,嘴里边有味,一伸出舌头来,舌苔是黄的、厚的,还发腻,这是肠胃中有火。
2、小朋友的体温容易窜升:小朋友一发烧就过38.5,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有很多小朋友一生病,尤其是病毒性感冒,一下子就到了39度、40度。原因在哪里?就是纯阳之体。
3、嗓子干燥、口渴:这是大多数孩子的通病。我们注意观察,小朋友喜欢喝热水吗?没有喜欢的,都喜欢喝凉水。你给他准备好了热水不愿意,都喝凉的,而且小朋友喜欢在家里边光着脚玩,不像老年人,老年人不能光脚,一光脚全身冷、凉,小朋友不是,小朋友们喜欢光着脚在地上玩、爬,什么原因?身体的内热重。
基于上面的几个生病特点,给大家推荐一下方法在家中可使用:
Vol.1
感冒
感冒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秋天和冬天的换季时候,幼儿园的小朋友骤然减了大概三分之一,都回家生病去了,甚至有的小朋友住院去了,这都是感冒引起的。感冒分为两种:
第一,风热。
以热为主,热什么表现呢?不流鼻涕,不怕冷,但是会咳嗽,没有痰,咽喉很红,舌尖很红,这就是风热。这种情况夏天居多,用白菊花和金银花各5克煮水喝,喝上2、3天就好了。
第二,风寒。
风寒感冒什么表现?发热、怕冷、流清鼻涕。小朋友流的鼻涕分为两种,有些小孩流清鼻涕,像鼻涕水一样,这是寒。第二个流的鼻涕特别浓,又黄,这属于热。小朋友一开始风寒感冒一定是流清鼻涕,这时候用生姜和红糖,熬好了之后喝完了一发汗就好了。
这里边的汗很重要,小朋友有很多病通过发汗就能发好,尤其是感冒发烧这些病。怎么发呢?用生姜十片,一块钱硬币那么大小算一片。放上两勺红糖,煮好了给他喝,再喂他喝一些白开水或者小米粥,这样发汗就容易,中医学叫得汗而解,一出汗体温立刻下降,身体的毒素排出来,病就好了。
另外感冒时还可以自己在家给孩子捏脊,特别是感冒时重点捏后背的部分,不要捏腰部,捏到上部,小朋友会感觉到疼。疼其实是一种治疗。
中医学有很多方法都是通过疼痛来治疗的,比如针灸、刮痧、拔罐。疼的时候会出汗,一出汗病就好了。风寒闭阻的时候,医院了,给他多喝一点白开水,使劲一捏脊,可能疼得都哭了,但是整个后背捏出很多红印,出了很多汗,第二天烧就退了,快的30分钟就退了。这些方法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我们要学会继承。
捏脊手法:
沿着小朋友的脊椎,尾椎这一块,沿着脊柱正中线两侧往上不断捏,起始点是在尾椎,终点一直到颈椎后边,整个后背从下往上捏。
(可上网搜下捏脊视频)
Vol.2
咳嗽
咳嗽的食疗方法,这几味药家里经常备用。芦根10克、板蓝根5克、白茅根10克、川贝5克、梨一个去皮切块,冰糖一勺煮水喝。这个小药方(又叫三根汤)专门治咳嗽,这种咳嗽有的小朋友是嗓子有火,发烧发的很高,39度多,这种临床上多见于扁桃体发炎,中医学叫肺火。
小朋友最容易上的火就是肺火,肺火一上来好几天下不去,这时用三根汤,这种饮料比可口可乐好喝多了,尤其是大家注意,人生病的时候喜欢吃或者特别喜欢吃一样东西,说明身体缺少这个。年龄越小,这种本能的反应越多,就喜欢喝这个东西,觉得喝了舒服。梨一个不剩就吃了,这样咳嗽、发烧很快就下去了。
Vol.3
四条保健经验
第一,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喂养的时候,穿着的时候要保持三分饥与寒,这是中医学的谚语,叫做要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吃饭吃得少一点,穿衣服穿得少一点。什么意思?不是说把孩子冻坏了,而是小朋友本身就是纯阳体质,出门的时候不要穿得特别多,穿得越多越容易感冒。
第二,饮食上要以五谷杂粮为主,粗粮、粗纤维为主。蔬菜、水果适量,多喝水。
第三,平时多喝小米粥,小米粥养脾胃,尤其是小米粥熬好了之后上面有一层油,古代这是水谷之精华,尤其是有一些胃病的,像医学上有一些老年型的胃溃疡、胃黏膜的病,通过喝小米油都能喝好,小朋友如果经常喝小米油,肠胃就结实、强壮。
第四,有空的时候给孩子捏脊,揉内八卦,小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中医爸爸彭鑫的育儿心得,天下父母心,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够康健顺利的长大,所以父母们就更加应该了解孩子的习性,以及在应对孩子生病时需要运用的方式方法和诀窍,您学会了么?
(本文整理于道生学堂和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原作者彭鑫,名中医学博士、执业中医师,著有《中医古法婴幼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