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2/7/14 17:04:00
在重症肝病的中医治疗中,一定要注意活血不能破血,除黄疸必须给出路。活血不能破血软肝化瘀应注意肝病本身合并的消化道出血,因此重症肝病虽然属于气滞血瘀,但只可以软坚化瘀,养血柔肝,而不可以破瘀为主;只可缓慢调理,不可急于求成。值得一提的是三棱、莪术、水蛭等破血之品应列为重症肝病的禁用之品。有人报道,临床实验大剂量莪术可加重慢性肝损伤,临床治疗慢性肝病应禁用。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门脉压增高、门脉增宽、胃底静脉曲张、齿衄、鼻衄,犹如洪水泛滥,堤防欲溃,只可疏通不可推波助澜,用破血之品,实乃危险之举。它只会使病情复杂化,造成危险不可收拾的局面。资料和临床已经证实,破血药会降低血小板,影响蛋白的合成。凡有齿衄鼻衄的患者,柴胡、升麻、川芎、丹参、桂枝也应慎用或者不用。我们在临床上常重用三七粉、丹皮、泽兰、益母草、当归、赤芍、鳖甲、牡蛎等柔肝活血之品。三七以粉剂为佳,它活血而不留滞,且有增加血小板作用,是治疗各种出血的首选药物。据现代药理研究,三七、郁金合用还有降解肝纤维化的作用。当归、鳖甲软坚化瘀,补血养阴,有调整、合成蛋白的作用,可谓投一药而坐收多重功效。用药稳妥有效乃为临症首要技巧,不讲因果乱用药,后果不堪设想。除黄疸必须给出路中医学认为,湿热蕴结是黄疸发病的主要病机,湿属于阴邪、热属于阳邪。黄疸出现在急性期叫做急性黄疸,但有时也出现在肝病后期阶段,慢性重症肝病出现黄疸说明病情在向严重阶段发展。明代医家王肯堂说:“治黄必分新久。新病初起、茵陈五苓散皆可效之,久病又当变法也”。虽说前、后期黄疸同起于湿热,但治法不同。前期黄疸易治,后期黄疸难除;前期黄疸正气未衰,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黄疸本虚而邪盛,应益气健脾扶正为主,佐以清利湿热。重症肝病的胆红素直接反映着患者的预后,清利黄疸应是重症肝病治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见黄疸,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很多前贤都擅长于让湿从前阴走,热从后阴行。换言之,治黄疸必给出路,不能闭门留寇。在临床上大便燥结者重在通大便,大便溏泄者重在利小便;大便燥结者可用大黄、瓜蒌、赤芍、白茅根、六一散等;大便溏泄者重用炒白术、山药、车前子、金钱草、云苓、泽泻、乌梅、大枣等。有黄疸则慎用人参、黄芪、鹿茸等热性补品,以免影响疗效。目前治疗慢性乙肝,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难以彻底治愈,但是中药和西药相结合,各有所长,取长补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从现在的临床使用情况看,中药和西药都不能够彼此替代,各有优势,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效更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