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长咨询,娃总是整夜整夜出汗,这正常吗?有没有办法?
这就是我们中医上所说的盗汗。
顾名思义,“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即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所以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那么,盗汗算不算病呢?盗汗用不用管?怎么才能让孩子不盗汗?
严格说来,盗汗不能算是一种疾病,但却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盗汗属于亚健康的范畴。
盗汗分为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
生理性盗汗
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
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生理性盗汗往往不需要药物治疗,我们只需要找到导致出汗的原因,去除原因即可。比如睡前活动量大的孩子,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控制睡前活动量;如果是睡前饮食过多引起的,我们就要调整饮食习惯;有的是夜间室温过高引起的,我们控制室温就可以了。
我们今天重点讨论一下病理性盗汗。
对于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引起的盗汗,我们必须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婴幼儿补钙以有机酸钙为好,容易吸收,对肠道刺激少,比如柠檬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大一些的宝宝就可以用无机酸钙,比如碳酸钙。
维生素D一定要与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如果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补充再多的钙吸收也不能有效吸收。处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一般建议维生素AD同补。
但是不是所有盗汗都是缺钙引起的,盗汗往往和体质也有一定关系,宝宝盗汗有一大部分是和阴虚体质有关系,阴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护卫,肌表不密,荣中之火独旺于外,蒸热,迫津外泄则汗。醒则气固于表,玄府密闭而汗止阴。我们判断是否为阴虚型盗汗,除了盗汗特征外,我们还要观察是否伴有形体消瘦、手脚心热、地图舌或者花剥苔、瘦小舌、小便黄赤、大便干、口渴饮水后不解渴等一种或多种现象。
对于盗汗者,我们交给大家几个小方法
1、小儿推拿:
对于各类型盗汗均有不错的辅助效果。可选取补脾、补肾阴、二马、总筋、揉肾顶等方法。
补脾
补肾阴
揉二马
揉总筋
揉肾顶
2、足浴:选择滋阴清热敛汗的中药材制作成足浴粉,每天坚持睡前泡脚,能有效起到滋阴敛汗的作用,这类中药材如青蒿、黄柏、地骨皮、胡黄连、知母、黄精、白茅根、女贞子、麦冬、天冬、沙参、鳖甲、龟甲、旱莲草等均属于滋阴清热的药材,敛汗的如浮小麦、胡黄连、五味子、五倍子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打粉,装进无纺布袋即可,每天坚持必有效。
3、代茶饮:选择口感较好的滋阴的药食同源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代茶饮,口感好,宝宝也乐于食用,这一类的中药材如黄精、白茅根、芦根、地黄等口感都很不错。
4、食疗:茅根竹蔗水是非常好的食疗方式,将适量的鲜白茅根,芦根,甘蔗,胡萝卜、马蹄等放在一起煮水,味道甘甜,滋阴效果很好,孩子也都喜欢喝。